本报记者 李莉 龙雨晴
一条河流、一汪湖泊,就是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为了实现市民的亲水梦,你知道吗,郑州有多努力?
新年伊始,郑州市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实现全线贯通,亲水、近水、悦水正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昨日,记者走访工程沿线,实探我市生态水系的“循环之旅”。
投资逾10亿元建设的这项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克服城市西到东约45米的地理高差,利用两级泵站提水,让流出城区的水“逆流而返”再“顺流而回”,通过循环流动的环城生态水系,“一水护城将绿绕”的浪漫成为现实。
冬日暖阳下,位于郑州东部万三公路旁的圃田泽碧水荡漾、澄澈清冽。这里是贾鲁河与七里河交汇处,也是我市大部分生态水系合流之地,原本要碧水东流的水源,如今却因为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的建设而在这里转弯——通过地下箱涵,圃田泽的水流向泵站前池,再经由泵站及地下管道“逆流”送回我市各主干河流的上游,完成生态水在郑州市域的“循环游”。
“郑州市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多数河流的源头都在西南,最终汇入贾鲁河,这为郑州建设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提供了‘地利’之势。”工程建设方郑州公用集团润城水利负责人郭小月告诉记者,工程将贾鲁河下游河水依次提至凤河、龙渠、潮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熊耳河、金水河等7条主要河道上游,为市区输送生态基流,最后通过七里河退水入圃田泽,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从贾鲁河出发,又归回贾鲁河。事实上,要让顺流而下的河水完成这趟“循环之旅”并非易事,须逆着地势而上,将原水从东北方运送到西南方。因而,沿途的提水泵站与输水管道必不可少。
郑州市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在圃田泽修建一级提升泵站,在潮河修建二级泵站,建设约50公里输水管道,设计7个分水口、1个预留分水口,设计总流量7立方米/秒,每天供水量约60万立方米,每年供水量最大约1.65亿立方米。(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