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蒸出来的“花”样年味

面点师正在制作醒狮花馍

本报记者 安欣欣 文/图

锦鲤跃然“馍”上,栩栩如生;醒狮花馍,活灵活现;生肖蛇花馍,憨态可掬……蛇年春节的脚步声日渐临近,“红红花馍”的面点师傅愈发忙碌地赶制订单。经过揉、捏、搓、剪等诸多工序后,一个个热腾腾、胖乎乎的花馍在氤氲的蒸汽中出炉,发往全国各地。

走进位于惠济区的“红红花馍”工作室,浓郁的面香味扑鼻而来。工作室操作台上摆放着剪刀、刷子、梳子等五花八门的花馍工具。“红红花馍”创始人朱红红和面点师傅正在精心制作一系列蕴含生肖蛇元素的花馍,巧思+巧手,对面团捏、剪、修塑形后,一个身上写着“富”字的醒狮花馍便初步制作完成了。

此前蒸下的一锅花馍正好新鲜出锅,地道的年味随着袅袅蒸汽氤氲开来。朱红红告诉记者:“这是专门为蛇年制作的‘蛇年暴富’,这款柿子花馍的寓意为事事如意,福袋花馍则象征着福气满满,都是热销款式。”各种样式的花馍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为人们送去新春的祝福。

腊月,是“红红花馍”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从一个个普通的面团,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活灵活现的艺术品,相当不易。“花馍的制作有着非常严格的工序,揉面、发酵、捏制、蒸制等道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要严格把控时间和温度,才能确保花馍的口感好、整体造型漂亮。”朱红红说。

传承传统文化,要守正也要创新。朱红红介绍,他们在继承传统花馍造型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从福袋、醒狮、元宝等传统造型,发展到奥特曼、草莓熊、愤怒的小鸟等新形象。此外,朱红红告诉记者,在给花馍上色时选用的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打成汁后和进面里,如黄色是南瓜、绿色是菠菜、紫色是紫薯、红色是甜菜根等,兼顾花馍的美观与健康。

从2018年开设花馍工作室,到如今成为拥有制作小型花馍订单的工作室、承接大型订单的厂房、存储产品的冷库,朱红红的花馍也在这个过程中从郑州走向全国。

于朱红红而言,花馍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而她学习了这门技艺就要担当起讲好花馍故事的责任。今年,朱红红打算开设一家花馍展示门店,让更多人领略传统花馍的魅力。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