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豫你同行 聚焦2025河南两会 PDF版阅读

委员热议

本报记者 杨丽萍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对于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今年省两会上,“更大力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焦点议题之一。省政协委员带着深入调研后的思考,从粮食安全、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等不同角度提出务实建议。

科技赋能农业 确保粮食丰产增收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和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134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耕地面积连续4年净增累计超过170万亩。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550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33万亩,建成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86个。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河南将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红线,深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1500万亩小麦、200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

“中央一号文件在2023年和2024年均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同时也明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农工党河南省委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我省视察调研,强调“三农”工作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河南不仅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还承担着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的重任。

农业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粮食产能提升的关键所在。农工党河南省委会建议,加大对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的资金支持,实施绿色农业生产科技攻关,建立科技创新激励与成果转化机制;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力度,构建支撑粮食产业绿色发展的产学研、农科教协同攻关体系;加快推进“数字+生物+粮食”深度融合,集成示范粮食高产创建先进技术;推进先进农机创新应用,推广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定位等适用新型农机装备作业与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粮食产业全过程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降低田间损失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近年来,我省依托乡村资源优势,以创新思维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农村直播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汇聚形成富民兴村的强大力量,乡村产业新赛道亮点纷呈,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增强,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除了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我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还呈现出乡村电商物流业迅速增长、乡村特色产业逐步壮大、数字化赋能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等特点,但也客观存在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省政协委员汪秀莉表示。

汪秀莉建议,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找准产业方向,坚持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加快乡村产业换挡升级,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注重模式创新,引入现代生产要素,以创新理念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和业态模式,突出产业融合和产业链拓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互联网等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多业态发展。利用乡村地区丰富的历史、农耕、非遗、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等资源,深入挖掘历史、艺术和人文价值,着力培育创意农业形态和产品,为乡村新产业赋能铸魂。注重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智慧农业、数字大棚农业、认养农业、AI农业、精准农业等农业创新产业。

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筑牢乡村产业发展“地基”

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路径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而发展设施农业则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设施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其高效、高产、高质量的特点,成为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致公党河南省委会认为,设施农业不仅保障了“菜篮子”产品的稳定供应,更是推动现代都市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致公党河南省委会建议,探索建立灵活的用地调整机制,以适应农业产业动态发展的需求。从规划引领、用地保障、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多方面入手,为设施农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支持和服务,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设立专项奖补资金、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激励措施,加大对立体养殖、集约化工厂化农业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充分挖掘立体空间潜力,拓宽农业生产空间,实现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让文旅文创赋能乡村振兴

奏响融合发展“交响曲”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文旅文创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融合性和带动性,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2.48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约为30.9亿,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一半,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乡村旅游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远离尘嚣的休憩之所,还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关键力量。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我省计划实现全省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4亿人次,年经营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当前,我省部分乡村地区在文旅文创融合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文化挖掘不深、产品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发展不均衡、空间差异大等问题。

省政协委员赵继红建议,加强乡村旅游规划和运营策划,有效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和民俗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比如全面梳理乡村文化资源,推进差异化和个性化设计,开发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传统美食体验课程、民俗演出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推动创意农产品、文化IP等文旅产品开发; 加强文旅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学历非学历并重培育乡村旅游人才队伍、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

2025-01-23,10272| 2025-01-22,10264| 2025-01-21,10256| 2025-01-20,10248| 2025-01-19,10240| 2025-01-18,10232| 2025-01-17,10224| 2025-01-16,10216| 2025-01-15,10208| 2025-01-14,10200| 2025-01-13,10192| 2025-01-12,10188| 2025-01-11,10184| 2025-01-10,10176| 2025-01-09,10168| 2025-01-08,10163| 2025-01-07,10155| 2025-01-06,10147| 2025-01-05,10143| 2025-01-04,10139| 2025-01-03,10131| 2025-01-02,10127| 2025-01-01,10123| 2024-12-31,10115| 2024-12-30,10107| 2024-12-29,10103| 2024-12-28,10099| 2024-12-27,10091| 2024-12-26,10079| 2024-12-25,1007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