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三部沉浸式VR体验作品今日亮相

本报讯(记者 李居正)从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遗迹厅旁的原始部落VR虚拟体验,到郑州博物馆AR眼镜智慧导览,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发展,先进技术应用逐渐从“技术科普”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1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西太康路新田360广场,在三楼山海美术馆看到忙碌的工作人员正在组装、调试、走线,为次日即将开启的VR沉浸式大空间体验做最后的冲刺准备——进入2025年以来,由郑州多家公共文化场馆领衔落地的沉浸式VR体验项目,或将开启郑州“头戴眼镜,穿梭时空”的体验元年。

1月18日,郑州美术馆联合中国广电共同打造的VR沉浸式体验项目《玄鸟生商》在美术馆新馆3展厅正式上线,第一波前来体验的市民在静谧大厅中踱步摸索,感受着两千多年前殷商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无论是占卜祭祀还是青铜器铸造,沉浸式观看让参与者对那段古老历史与社会风俗有了直观而深入的了解。

无独有偶,郑州市西太康路新田360广场三楼山海美术馆,工作人员正在为次日即将开启的VR沉浸式大空间体验做最后的冲刺准备。据该美术馆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包括《消逝的法老》《寻唐记》《火星探险》在内的三部沉浸式VR体验作品,今日将与广大市民朋友见面。

“能够在郑州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引进沿海地区先进的文旅体验项目,这是一次很好的契机与尝试。”山海美术馆馆长姜山告诉记者,先进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是当下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郑州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不但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还有着商都遗址、少林功夫、唐宫夜宴等文化IP,创作土壤同样十分优渥,这都是VR体验项目能够在此生根发芽的原因。

与此同时,位于花园路5号的河南省新华书店也在积极筹备这场VR沉浸式大空间体验项目落地,并将于1月23日与山海美术馆一同向市民开放,这将意味着在2025年的第一个月,郑州便拥有了三处大空间、沉浸式的VR项目体验点。

奔跑跳跃,穿越历史,光影交错,虚拟现实。如今,在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产品相结合的浪潮中,智能终端、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在改变市民休闲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将优秀历史文化浸润人们心田。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