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PDF版阅读

儿时春节走亲戚

? 马永红

小时候的春节,我最爱走亲戚了。

平常时节穿着破衣烂衫走亲戚,谁家也没有啥好吃的,人家吃啥咱吃啥,一般不会因为小孩子来了就改善生活,即便想改善一下也是力不从心的事,小孩子不计较这些,在亲戚家可以耍滑偷懒,不用干活,不用读书,可以耳根清净,不用挨吵,更不会挨打,而春节走亲戚的好处远不止于此。

大年初二,向亲戚家进发的剧情就缓缓拉开了序幕。一大早我的心里就像装了只小兔一样,跳呀叫呀,闹腾得一刻也静不下来。穿上过年的新衣服,整个人都亮堂了,感觉哪儿都是新的,看啥都是好的,连大门外那只灰不溜秋的小猫也特别顺眼。一冬都怕见水的小脸儿,又脏又皴,今天我主动打了盆温水洗了又洗,抠一块妈妈的雪花膏抹上,香喷喷的。家人早已备好了礼品,“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是后来歌词里唱的回娘家带的丰盛礼品,我们那时候的礼品很简单,偶尔会带几个妈妈蒸的枣花馍,印象最深的主打礼品是送每家一盒“果子”,类似现在的桃酥、薄脆,用鸡蛋、面粉、菜籽油、白糖做的圆形点心黄灿灿的,每家一盒,盒子是用黄色的厚草纸裹成的长方体,手感粗糙,上面用一张油光发亮的长方形红纸封盖住,一根细长的麻线绳四下捆扎结实。一盒一元钱左右,红纸带暗花的要贵一些。果子的香味是封不住的,推开西屋门,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就“一窝蜂”地夺门而出扑了过来。妈妈交代过,再馋也不能拆开,这是给亲戚家吃的,于是我掂住红布包袱里装着的几盒果子,领着弟弟妹妹,像钻出笼的鸟儿飞出了家门。

外面雪野茫茫,天地相接,连成一个银白的童话世界。路旁树上的雪花朵朵绽放,入冬以来干枯的树枝伸展成一根根冰条,银亮亮的。路两边的麦地里也笼上了白雪,厚厚实实的,几丛不安分的麦苗露出一点儿头,像早上从热被窝里拱出的小脑袋,俏皮可爱。路上一溜水儿的都是人,有拉架子车的,有骑自行车的,大多数人都步行,大人挎着竹篮子,或挎着包袱,扯着孩子,小孩子格外多,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远望像一大片红花绿草,涌动着团团蓬勃春意,还像漂亮的花蝴蝶似的前后旋舞。孩子们像鸟儿一样欢呼雀跃,小刀子似的风裹着细细的雪粒兜头而下,他们也不怕,小脸冻得红苹果似的,小手冻僵了,也不顾家人的轻嗔薄怒,连蹦带跳的,连唱带叫的,也不怕摔倒,“呲溜”一声,一屁股蹲地上了,不哭不闹,不等人来拉,按着雪地麻溜地站起来拍拍衣服,继续往前跑,他们的欢笑声如清泉出涧,清脆欢畅,“叮叮咚咚”地在旷野里传得很远很远。

到了亲戚家,亲人们一手接过果子,一手摸着我的头,乐呵呵地说,这孩子又长高了不少呢。这话我爱听,听了心里就如饮蜜酿,甜滋滋的,一路的劳累和经受的寒气瞬间都没有了。我妈总说我像吃了铁一样,钉那儿不长。我就是长得慢,本来就缺吃少喝的,加上挑食,宁可饿着也不愿随意用粗茶淡饭糊弄我的胃,能维持个小命就不错了,还有多少能量供应长个呢。母亲接着话茬说,天天守着我也看不出,你快一年没见她了,可不就看她长个了。大家寒暄着,亲戚的手就在兜里摸,我一阵窃喜,一张“压岁钱”终于如只花喜鹊轻盈地落到我手里了,一般都是一角钱,很少有两角钱的,我一见钱眼就笑成了一条线,喜欢得不知如何是好,一角钱于我而言就是巨款,那时一学期的学费是五角钱。我兜里比脸儿都干净,啥时候装过钱啊,这一两角钱在我衣袋里也许还没暖热,就被我妈逮住机会没收充公了,但我也是高兴的,毕竟是充进我家的“公”里了,得便宜没够的贪婪心思,不只大人有,小孩子也有啊。

糖块的甜味还在嘴里流连,就该吃中午饭了,我早早地在桌子边坐下,看似规规矩矩的样子,心里却是按捺不住地兴奋,急得要伸出个手来,好去帮大人盛饭。我总嫌他们手脚慢,磨磨蹭蹭的,半天端不出饭来,那肉菜浓郁的香味早已把我勾引得坐不稳了,魂儿被勾到灶房了,像一群欢腾的水蒸气一样围着锅边四下乱转,不舍得离去。一年里难得的一顿带肉的菜——萝卜白菜粉条炖大肉闪亮登场,我可以放开吃了,乳白的油水滋润着我干瘪的肠胃,润滑熨帖,吃得嘴边油噜噜的,额头直冒汗,拍着鼓得西瓜似的小肚皮,一个劲地嚷着:“撑了,吃不下了。”

这样好的饭菜,在家只能吃上一两顿,但只要我一直都在走亲戚,每天都能吃一顿,一气儿能吃到正月十六。当然有亲戚家会做饭,把肉块切得指头那么长,半寸来宽,个头很诱人,明晃晃地摆在菜碗的最上面,但是白花花的肥肉多,上面沾了丁点儿瘦肉,我们把瘦肉叫“肉丝”,主家摸准了小孩子都不爱吃肥肉的特性吧,故意这样做,看着是肉块,却不敢下筷,客人总不能把肥肉拽下来单吃肉丝吧。举着筷子在肉块边无数次地虚晃着,最后无奈地夹走一个豆腐块。客人走后,主家把大肉块从菜里拣出来,用清水涮洗了,放进下一顿的饭菜里,可以再次招待客人。小时候我认为这样的亲戚太“抠门”,来年春节我们把果子早早送到,接过压岁钱,就尽量去同村的其他亲戚家吃饭了。长大后我理解了他们的“巧心思”,都是因为条件太差,不得已而为之。

大肉块也有被爱吃肥肉的大人夹走过瘾的,但只要不被客人吃掉,可以多次发挥它的待客价值。一盒果子也有类似的作用,张家带着送到李家,李家不舍得吃,又送给王家,有时候转一圈儿又回到了张家,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像旅游一样,我们称它为“游乡果子”,后来很多人用游乡果子称呼那些来回转学的学生娃,想想真有意思。

一个春节下来,一盒果子里早已不是“原班人马”了,路上被孩子提溜得碎了几块,隔着盒子就能听见里面“呼呼啦啦”的声音,或是被馋了的孩子从盒子边缘处顺出来吃了,盒子也磨得面目全非,缺角少棱的,像孩子读了一学期的书,皱巴巴的不成样子,大人只得解开盒子上的麻线做加工,换盒子,换几个整块的,或再填充进去一些新的,与当初的果子几度组合,重新变成我们走亲戚的见面礼。

一盒十几个果子,礼虽轻情意重,提着它新年走一趟,礼尚往来,再被亲戚家送回来“回节”。一个春节走两趟下来,再不亲的亲戚也越走越亲,再亲的亲戚一年不走,也变得生分了。

2025-02-13,10372| 2025-02-12,10364| 2025-02-11,10356| 2025-02-10,10348| 2025-02-09,10336| 2025-02-08,10328| 2025-02-07,10320| 2025-02-06,10312| 2025-02-05,10308| 2025-01-28,10304| 2025-01-27,10296| 2025-01-26,10292| 2025-01-25,10288| 2025-01-24,10280| 2025-01-23,10272| 2025-01-22,10264| 2025-01-21,10256| 2025-01-20,10248| 2025-01-19,10240| 2025-01-18,10232| 2025-01-17,10224| 2025-01-16,10216| 2025-01-15,10208| 2025-01-14,10200| 2025-01-13,10192| 2025-01-12,10188| 2025-01-11,10184| 2025-01-10,10176| 2025-01-09,10168| 2025-01-08,1016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