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博物馆里过大年,怎一个“热”字了得

(上接一版)无论是正月初四的“画蛇—添福”引来众多亲子游客广泛参与,还是“读诗—味象”让来自江苏、安徽、河北等省份游客体验郑博新春之雅,抑或是“赏乐—觅音”让古筝、长箫、二胡、琵琶等乐器传递千年古音,入馆参观胜似芳林游园,引来市民游客纷纷赞叹。

除此之外,为增进游客的沉浸式体验,郑州博物馆还依托四楼小剧场、《千年中医》展厅,开展剧场、剧本游“沉浸焕新”。在郑博四楼锦瑟剧场,首部历史舞台剧《伊尹的筵席》春节期间开演26场,近2000名观众一睹商代“名相”伊尹的风采。

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古韵今风乐动历史”新年音乐会、“大河新禧灵蛇闹春”等17项迎新春互动体验项目纷纷开展。博物馆“走出去”,在秋雅社区,积极开展文物知识科普宣讲以及“制陶绘彩”体验;市民群众“走进来”,泥塑、漆扇、谷物作画、拓印等非遗体验活动都在过年期间一一呈现,引来7000名游客入馆参观。

今年新春佳节,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打造的“商博过年甜千年”系列活动新春气息满满,祥和喜庆氛围十足:甜美协奏曲,商博乐动市民尽享博物心声;甜蜜齐聚会,民俗有礼伴金声巳福;甜香商小鲜,让商都院特色文创成为舌尖美味;甜悦趣互动,“门神”角色与游客积极互动赐礼送福。

吸引力更强 博物馆里“样样有”

除了有趣好玩的文博活动感受商城文明,了解郑州千年历史也是许多游客来博物馆的坚实动力。在提供展览、保证讲解服务方面,郑州各大文博场馆同样坚持“本色不褪”,在春节假期继续为市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博展览与知识讲解。

春节期间,郑州博物馆积极策划,推出六大新展。其中,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郑州博物馆承办的《繁花竞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年摄影精品展郑州巡展》作为郑州市春节期间重点文化活动之一,拉开了郑州博物馆里过大年的序幕。《王之重器赫赫其华——馆藏商代青铜方鼎展》《天工石影——馆藏石刻拓片艺术展》等相继亮相蛇年新春,吸引游客入馆打卡,引来赞誉连连。

乙巳蛇年,新春佳节成为“世界非遗”的第一年,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特别推出新春特展“商亳五味福千年”。该展首次将年画、彩拓、剪纸、木雕、泥塑诸多非遗文化汇聚一堂,让新春佳节的海内外观众体验浓浓的春节氛围。除此之外,春节8天假期,千余名入境游客来到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着汉服、写春联、看非遗、共同体验“中国年”。

除了节假日忙碌在一线的“讲解员”,由一线的考古工作人员、发掘亲历者主讲的“考古人讲考古”系列讲座同样在春节期间继续举办,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考古博物馆馆员闫付海从“十二生肖”讲到“天干地支”,以“考古与传统文化中的蛇元素”为主题的考古讲座“干货满满”,为入馆游客奉上了一道知识大餐。

随着春节假期落幕,郑州文博也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新春答卷”。郑州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一年,郑州文博将继续发挥文物赋能、文旅融合带动作用,策划推出高品质特展及沉浸式新场景,打造超高清、沉浸式、互动式数字展览新空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滋养“博物馆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5-02-12,10364| 2025-02-11,10356| 2025-02-10,10348| 2025-02-09,10336| 2025-02-08,10328| 2025-02-07,10320| 2025-02-06,10312| 2025-02-05,10308| 2025-01-28,10304| 2025-01-27,10296| 2025-01-26,10292| 2025-01-25,10288| 2025-01-24,10280| 2025-01-23,10272| 2025-01-22,10264| 2025-01-21,10256| 2025-01-20,10248| 2025-01-19,10240| 2025-01-18,10232| 2025-01-17,10224| 2025-01-16,10216| 2025-01-15,10208| 2025-01-14,10200| 2025-01-13,10192| 2025-01-12,10188| 2025-01-11,10184| 2025-01-10,10176| 2025-01-09,10168| 2025-01-08,10163| 2025-01-07,1015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