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地
一块板子,沉心雕刻;一幅画坯,静坐彩绘……在我国灿如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木版年画光彩夺目,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就是以神仙为主题的“瑞兴和”木版年画,又叫“神轴”。
“神轴原为古时家族绘制,上有家族列祖列宗先考先妣的画像,供后人祭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说起由来,80多岁的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瑞兴和”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尊林侃侃而谈。
一幅木版年画的制作,需要经过从木板选材、制版、创稿、贴样、刻版、印刷等多道工序,受其大伯和父亲的影响,刘尊林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这门技艺。“3岁时大伯就安排我描眼珠。大伯说,描眼珠是很重要的一步,描好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怎样才算好?那得让不同方向走过来的人都觉得画中人是在盯着自己、朝自己这个方向看。”刘尊林说。
据现有资料考证,“瑞兴和”木版年画技艺制作已传承300多年,并在2013年入选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木版年画日渐式微,可刘尊林仍坚守着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退休后,他收徒开班,甚至到各地免费教学,还举办了“刘氏‘瑞兴和’木版年画木雕艺术展”,带着木版年画走进社区、校园,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这门手艺,让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再现光彩。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