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涛)投入近亿元,两条生产线正加速进行技术改造。昨天,在郑州康华纸业有限公司见到这幕火热场景。据悉,春节过后,新密市工业园区建设轰轰烈烈,经济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开局即决战,迎接首季红。新年伊始,新密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前形势,结合本地实际,突出自身特色优势和产业禀赋,以“产业集聚、服务集成、设施共享”为出发点,决定大力建设一批专业园区和小微企业园,以促进工业企业转型,招引培育未来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今年该市谋划建设各类工业园区35个,其中精尖的专业园9个,结合产业定位,主要有新型耐材专业园区、生物医药岳村镇新型卫材专业园区、装备制造科技专业园区、产业新城专业园区;环保装备行业专业园区、绿色纸业循环经济专业园区、半导体前沿新材料专业园区、工业机器人专业园区、绿色建材专业园区;建设小微企业园26个,主要有米村镇的电子信息、白寨镇的出版文化和青屏街办事处的轻型制造等。这些园区总投资450亿元,其中本年度完成投资近100亿元。方向既定,蓝图绘就,火热的项目建设迅速铺展开来。
坚持规划先行。大型专业园区有新密市多部门参与,统一编制空间土地规划、概念性规划、产业规划,制定产业导入方案,聚焦“4+2”重点产业链(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主导产业链,前沿新材料、高端制造未来产业链),按照“一园一产一链”原则,突出产业发展优势。小微企业园实行“一园一品”,每个园区围绕1个主导产业布局项目,制定建设周期规划,明确开工、建成、投达产等重要节点。
创新招商模式。园区建设资金是关键,如何化解资金难题十分重要。新密市打破传统引资方式,构建“政府主导、专业公司参与、小微企业园孵化、专业园区承载”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突出链式招商,加强以商招商,围绕园区内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进行精准招引。探索平台公司招商,推行“政府+公司+专业机构”联动招商模式,设立本级主导产业引导基金和发展基金,推动形成市场化招商体制机制。多渠道引资,多元化招商,使园区成为投资洼地,从而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精细管理。为保证项目引进快、落地快,新密市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建立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各乡镇(办)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自主建设、土地分割出让、公配设施分担”的建设模式,以项目引领整个园区建设。每个园区选定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平台服务,体现产业为基、项目为王。真正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服务配套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围绕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围绕龙头企业建链强链补链。园区之间开展“比进度、比安全、比效益”活动,月定分、季抽检、半年评,以严格的考核促进发展,形成步步为营的局面。
大手笔擘画,高起点建设,使新密市的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建设日新月异,专业园和小微园建设如火如荼。目前专业园区开工7个,即将完工2个,税收增加10%。小微企业园已建成5个,在建4个,全部达产后年度税收不低于2.8亿元。大规模园区建设将彻底改变该市的工业结构,传统产业更加壮实,高科技产业不断加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