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文化筑梦异彩纷呈

非遗项目彰显活力

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郑鸿斌) 近日,来自荥阳市京城路街道汜河路、福泽社区和曹李村的8支文艺代表队,用群众喜爱的各类民俗表演形式,展示对新年的期盼和愿景。

当日下午2点多,在冯寨社区群众文化广场,文艺队参演队员精神饱满,通过动作舒展的花棍、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狮鼓、步态优雅大方的模特走秀……燃爆了现场气氛,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其中,非遗项目冯寨狮鼓和花棍,以其强大的阵容和视觉冲击力,瞬间成为展演中的“硬菜”。冯寨狮鼓常与舞狮相伴,雄壮威武的雄狮,在狮鼓紧锣密鼓的伴奏中,尽展雄姿。狮鼓在狮舞中,则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狮鼓声音浑厚震撼,鼓谱在演奏时不断变换,有亮槌、碰槌、拖槌、敲鼓帮、交锤拉四堵墙、单挨膀、双十字、挽花交槌和大、小斗槌,同时大锣、镲、铙、小令摞在一起敲响时,鼓点复杂多变、节奏强烈、粗犷豪放,具有一种粗放、拙朴的艺术风格。

练习狮鼓是不少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直至公社化农村大集体时期,冯寨村盘鼓数量仅有10面。当时集体经济薄弱,盘鼓数量不能满足日常训练需求。于是,大伙儿或围坐在柿树下,或靠卧在麦秸垛旁,用双手拍打肚子、膝盖,相互提醒下学习鼓谱。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冯寨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最初用簸箕捆扎的简易狮头,变成现如今色彩绚丽的制式狮头,盘鼓数量也渐渐发展壮大,现如今拥有70多面盘鼓。

冯寨村非遗文化世代相传、家族传承、薪火不断,令人感动。村民冯随学、董应强和董明泽一家祖孙三代,分别在狮鼓队扮演铜锣、盘鼓和舞狮角色。从事非遗传承的还有徐增录、冯烈江等10多个家庭,他们怀揣着对非遗文化敬畏和热爱,几十年来依靠口传身教,几代人的共同接力传承、保护,冯寨狮鼓这一传统艺术出现在群众的文化餐桌,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了非遗文化保护利用的发展成果。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