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实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空货运三年倍增行动,拓展加密国际航线,加快发展本土主基地货运航空公司,构建连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空中经济廊道。
推动中欧班列扩能提质和运贸产一体化发展,建成投用一批海外分拨集疏中心和分拨基地,创新推动大宗商品、新能源汽车应用“海铁直运”等新模式,打造贯通欧亚的陆上经济走廊。拓展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双向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和海外仓。
聚焦国际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电商等关键领域,争取引进新设一批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和运营结算中心。培育100家物流“豫军”企业,力争到2027年,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400家。支持交通物流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现代供应链运营商转型发展,推进空、铁、公、水运输企业等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加快培育一批多式联运龙头企业。
加大新技术投入力度
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方案》要求,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
鼓励物流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物流领域关键技术装备科技攻关,加强5G和北斗等底层战略技术应用研发、重要物流装备研发、智慧物流系统化集成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
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推广无人车、船、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完善智能快递箱、冷链智能自提柜、智能充换电站等设施。推进物流设施设备智能化升级,提升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智慧化水平,争创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加强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仓储设施建设,畅通联运通道和跨境物流通道。
大力发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到2025年年底,除应急车辆外实现全省城市建成区物流配送、邮政用车基本新能源化。支持物流园区、交易市场等建设屋顶光伏电站,构建物流自给能源系统。鼓励物流园区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与装备,推进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
搭建全省物流行业标准框架,制定一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推动跨行业、跨环节标准协同衔接,打通“公转铁”“公转水”堵点。
同时,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物流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业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依法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我省铁路口岸纳入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