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20万元现金“完璧归赵” 平凡善举传递城市温度

郑 言

近日,郑州186路公交司机古亚宾仅用半小时完成20万元现金“完璧归赵”的暖心故事,引发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让人感受到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更折射出普通职业者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温暖的底色。

从报道中可知,失主李先生因匆忙下车,将20万元现金遗忘在座位上,车长古亚宾在乘客移交手提袋后,第一时间联系调度室,通过监控核实失主身份,仅用半小时便让巨款物归原主。这一过程中,既有乘客主动上交失物的善意接力,也有公交公司高效专业的服务机制,共同编织了一张守护诚信的“安全网”。更令人感慨的是,类似场景在郑州公交系统并非孤例:2021年727路车长蒲立杰也曾归还乘客20万元现金,而其他线路司机亦多次主动归还支票、手机等贵重物品。这一件件善举不仅体现了公交司机的职业操守,更彰显了社会的正能量,赢得了众多市民的赞誉。

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也是体现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古亚宾等车长的行为,不仅是对职业道德的恪守,更体现了对乘客需求的深切共情。例如,40路司机贾真曾在红灯间隙下车搀扶盲人过马路,赢得全车乘客掌声;48路车长付留攀为归还老人手机,贴心调整交接方式以照顾失主体力。这些细节说明,郑州公交人早已超越“安全驾驶”的基本要求,将拾金不昧内化为职业本能、将人文关怀融入常态服务中,擦亮了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让公共空间充满温情。

当这样的温暖故事持续上演,“雷锋”便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精神符号。每一次拾金不昧的背后,都是个体选择对城市文明底色的塑造。20万元现金的“完璧归赵”,是郑州公交司机用行动书写的诚信答卷,也是你我他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共同编织的城市文明拼图。在车轮滚动的城市脉络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善意选择,让诚信成为可触摸的生活日常,让雷锋精神化作城市血脉中的自然流淌。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