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新郑:致力建设现代化临空名市

本报讯(记者 张立)2月26日上午,新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新郑将继续聚焦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纵深推进“1136”工作布局,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目标。

过去一年,新郑市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过百超千”目标,纵深推进“1136”工作布局,扛稳了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综合实力持续领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稳居郑州县(市)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综合实力分别跃升全国百强第25位、36位;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稳占6席,龙湖镇升至第29位、保持全省第1位。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特钢产业园、表面处理产业园、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纳入郑州市战略发展布局,观音寺调蓄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郑许高速、G343等重点项目加紧推进,友臣临空食品产业园、伟林恒昌医药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加快落地。

先行先试成效明显——探索推行“扫码入企”制度,下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和涉企水气价格,降低企业水气成本1600余万元。率先实施压覆矿建设用地弹性出让,制定招商引资和本地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拿地标准体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扎实开展。

今年,新郑市将继续聚焦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纵深推进“1136”工作布局,着力扩内需稳预期,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效和人民生活水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郑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新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各项质量、效益指标和民生指标实现明显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新郑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坚持强工业兴产业,锻造转型发展新优势;坚持扩内需育主体,积蓄经济增长新动能;坚持推改革扩开放,实现内生动力新提升;坚持强功能提品质,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坚持聚资源创特色,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坚持办实事惠民生,创造人民美好新生活;坚持防风险守底线,开创安全稳定新局面;坚持转作风提效能,展现高效有为新形象。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