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PDF版阅读

我国力争到2030年新增 再生稻面积1000万亩左右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古一平)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指出,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产保障能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告诉记者,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精心栽培管理,重新生长的一茬短生育期作物。“在我国南方‘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种植再生稻,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种一次收两次,有效节约人工、增加粮食产量。”他说。

张卫建表示,目前我国再生稻面积超过1500万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三大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再生稻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极端天气和机械化水平不足。他介绍,比如部分地区气候高温干旱,会影响头季稻的品质和再生稻的产量。有些再生稻分布在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机械化生产难度大;另外头季稻机收过程中碾压率较高,导致再生稻产量降低。

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种好这种“划算”的稻子?张卫建表示,发展再生稻可从品种选育、农机研发、栽培技术集成等方面着手,选育丰产优质宜机收再生稻品种,研制低碾压率而且轻便的收获机,集成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肥水优化管理、合理留茬等技术。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导引提出了分阶段发展目标、分区域重点任务、分要素主攻方向,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2025年,农业农村部将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