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春望 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PDF版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樊会涛:

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再度成为话题焦点。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樊会涛认为,随着各项政策东风劲吹,低空经济产业“蓄势待飞”。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低空经济是一场“长跑”,需要政府、企业和资本共同秉持“耐心”,方能行稳致远。

樊会涛说,低空经济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涵盖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能够促进新消费,还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重塑未来交通与物流格局。尽管前景广阔,樊会涛也坦言,低空经济产业要实现“腾飞”,还需经历一段“长跑”。

“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樊会涛认为,要加快推进空域分类管理,优化空域资源配置,建立灵活高效的低空空域使用机制,释放低空空域资源潜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也制约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樊会涛建议,要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通用机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完善导航、通信、气象等服务保障体系,为低空飞行安全顺畅提供保障。同时,有必要制订低空空域管理法。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地方争相部署、资本纷纷涌入,低空经济“热度”持续攀升。

樊会涛表示,长远来看,低空经济发展还需要“耐心”。一是政府要有“耐心”,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低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企业要有“耐心”,要脚踏实地,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不能急功近利;三是资本要有“耐心”,要看到低空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不能只盯着短期利益。

作为拥有广阔的低空空域和丰富的航空资源,河南如何抢跑低空新赛道?樊会涛认为,目前,河南低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低空经济产业业态已经形成,下一步,应着力建设“天路”,织好“天网”,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董艳竹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2025-06-13,11219| 2025-06-12,11207| 2025-06-11,11199| 2025-06-10,1119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