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瞭望》刊发文章: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5月10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第19期在权威栏目——“治国理政纪事”专栏中刊发了重磅报道《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全面剖析在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逻辑和深远意义。

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到2019年9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出台,对体育强国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安排,再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在新时代提出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新月异:身边的体育设施多了,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1.0亿平方米,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面积大大增加;身边的体育指导更科学了,30个国家级、204个一级、474个二级和1609个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共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65万人;身边的赛事活动多了,各级协会成为组织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主力军……日益满足人们对健康快乐的追求。

健康关口前移,从治病到防病,体育成为其中关键一环。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正在建立。从全民健身到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夯实了体育强国之基。

同时,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息息相关。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综合国力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体现。

从这一定位着眼,体育要成为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其竞争是全方位的,难度甚于单纯的竞技体育,国家软实力需要体育强国的全面硬实力作为支撑。无论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还是体育产业,都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大踏步前进,在打牢基础的同时涌现更多明星人物、领军企业,真正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各方面都强起来,体育定要强起来,让中国体育在“最好的时代”里步入佳境。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