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倩)物流业一头服务供给和生产、一头连接需求和消费,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3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具体任务举措等进行解读。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发改委会同省有关单位研究起草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全国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的目标。聚焦行业反映集中、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近期物流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性提出16条措施,并统筹做好长期和短期政策衔接,确保相关任务举措快见效、见长效。
在降低物流体系运行成本方面,我省将优化物流枢纽设施网络,提速提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展区域物流枢纽动态调整,布局建设15个左右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功能复合、高效联通的物流设施群;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加强物流枢纽与物流通道、末端配送等设施高效对接,创新“卡车航班”运营模式,加快空陆联运“一单制”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推进多式联运高等级标准制修订;加快优化运输结构,研究制定全省高铁物流发展规划、高铁货运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综合货运枢纽“134N”工程,力争到2027年,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4年分别增长5.7%、10%左右;推进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开展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形成5个左右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在降低物流资源配置成本方面,我省将推进铁路体制改革,支持铁路货运场站开展物流服务经营活动,大力发展高效稳定、市场化的直达货运班列,完善铁路货运价格灵活调整机制,推进铁路专用线共用;推动公路货运市场治理和改革,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持续开展公路货运超载治理专项行动,严查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深入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加快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改革,探索建设跨部门、跨领域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省物流行业信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物流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