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管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管城经开区城市智能体调度中心

本报记者 冉红政 王思俊 通讯员 张玉龙 文/图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惠企利民。3月13日上午,在管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工作人员娴熟地运用智慧大屏向记者演示其在基层治理、经济发展、惠企服务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以前处理企业上报诉求或者消防、治安等案件的时候,可能需要大量人工线下处理。现在有了这些智能感知设备,就可以实现智能感知、智能执行,达到一屏观全域、一键全处理。”管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梁贯宇告诉记者,我们管城经开区打造了市内开发区中首个“三合一”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城市智能体调度中心和惠企政务服务中心。按照“1+1+4+N”的总体架构,即1个数字底座、1个智能中枢、4大功能模块、N个智慧应用场景,创新“四个一”工作模式,高标准建设“实战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的城市智能体。

为实现智能体“耳聪目明”,管城经开区进一步融合政务网、视联网、物联网、基层治理网,充分整合视联、物联资源,补齐感知设备短板,改造了城运、城管、公安的40路摄像头,金岱智慧产业园重点部位51路摄像头,新增1架工业级无人机、3个鹰眼摄像头,全部加入AI算法,从天上到地面无死角触达每一个地块、每一个企业项目。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聚焦功能定位,成立4个区域联合党委,由管城经开区党工委班子成员任书记,促使属地街道、职能局委、“两新”组织多方互嵌共融,带动52个基层党组织、220名网格员、808名自管党员、312名志愿者,成立107支“金牌店小二”服务队,成为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的最有力保障。

锻造经济发展“一条链”

管城经开区利用BIM、CIM技术进行建模,搭建二维、三维、卫星、交通、热力等复元图层,(下转二版)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2025-06-13,11219| 2025-06-12,11207| 2025-06-11,11199| 2025-06-10,11191| 2025-06-09,11183| 2025-06-08,11179| 2025-06-07,11167| 2025-06-06,11159| 2025-06-05,1115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