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张立 文/图)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五,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的小麦刚刚进入返青期。村口广场上,数百名村民簇拥下,“鞭打福牛”仪式正在进行(如图),普通村民、乡贤代表、友好人士扬起皮鞭,打向贴满祝福与节气的“耕牛”,希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这是裴李岗农耕文化活动的一个环节,当天的活动还包括舞龙舞狮、戏曲演出、非遗展示、考古展览等内容。村庄主街道上,各类商贩摆起长龙,服装鞋帽、农具电器、生活用品、地域小吃琳琅满目,引来附近众多村民。
1977年3月,裴李岗文化遗址开始试掘,“裴李岗文化”逐渐为世人知晓。2018年春天,裴李岗文化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几年来,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在裴李岗全体村民的支持下,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裴李岗村作为农耕文明重要起源地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
“裴李岗不仅有距今8000年的新时期文化遗址,还有距今3万年的旧石器遗存,目前已出土不少文物,正在进行进一步考古研究。”在村口广场一侧的考古成果展览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裴李岗工作站考古人员正在向到访游客介绍最新考古发现,其中一些制作精细的切割工具,让游客对数万年前人类的勤劳智慧肃然起敬。
根据考古发现,裴李岗先民8000年前就已经开始用红曲霉发酵酿酒,美酒不仅是先民们的日常饮品,且已经成为礼仪文化用品,酒文化初步形成。考古人员说,8000年前新郑地区气候湿润,水稻种植较为普遍,米酒成为居民生活饮品,在裴李岗遗址中,一些酒瓶制作精美,已经具备相当高的制作工艺。
当天的文化活动中,裴李岗男村民以美酒敬天,女村民以水润地,感恩国家,感恩时代,感恩土地,感恩农民。裴李岗村党支部书记李辉说,自2024年起,裴李岗村连续举办农耕文化活动,希望借文化促经济,提振消费,招商引资,带动乡村文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