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每个岗位都是 成长的“沃土”

近期有两则有关北大保安的消息颇令人欣喜。

一个是北大法学院陈明楼的前台物业小哥刘政入职北京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实现了自己的律师梦。10年来,他在认真工作之余“蹭课”,苦战6年终于通过了“法考”。他说:“北大像一块沃土,我们都是种子。”

另一个是拥有本科学历的赵予宁,在考研失败后选择了加入北大保卫部,成为综合服务窗口户籍管理岗位的业务员。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不仅从窗口业务的“小白”成长为优秀的业务员,还加入校内社团学习琵琶、拉丁舞和散打。她说,是北大丰富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让她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曾几何时,“北大保安”几乎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浓厚的学习氛围,优越的学习条件,还有宽容的环境——北大保安队对渴望学习的保安会尽可能地在排班和定岗方面提供方便,这些都让北大成了保安向上生长的“沃土”。有媒体报道,北大保安队先后有数百名保安考学深造,有很多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

相比保安变律师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励志故事,本科生来北大当保安并在此过得充实而愉悦,同样是件很酷的事。赵予宁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应该也有过纠结,但她的视线投向了保安这个岗位背后她更看重的东西——“另辟蹊径”走进这所梦想中的大学,并在此全方位充实自己。这个女孩身上所呈现出的是不被岗位定义的力量。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大学可以有多“大”。保安不仅能“蹭课”,还可以“蹭社团”;保安提升自我、充实自我的意愿不仅不被看低,还被鼓励和支持。大学,不仅有大楼、有大师,还有无数维持其运转的人,比如保安、保洁、厨师。这些“小人物”不被另眼相待,体现了一所大学之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安从业人员达到670多万名,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期待有更多的“北大”,敞开胸怀拥抱那些想要长成更好的自己的“保安”。

岗位不仅仅是谋生的渠道,也可以成为成长的舞台。只要有一颗向上生长的心,每一个岗位都可以成为你成长的“沃土”。 蒋 菡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