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摔跤吧!少年

马玉兵“跤技”精湛

本报记者 汪永森 刘德华 实习生 陈怡霖 文/图

3月23日,郑州市红云武馆摔跤训练场之内,一群身着专业训练服的年轻人在总教练马玉兵的指导下捉对切磋,或巧妙施展抱摔,或灵活应对对手进攻,一招一式不但充满力量感,还透着少年人的专注与热情。

35岁的马玉兵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不仅自身“跤技”精湛,更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摔跤的精髓,努力将这项文化瑰宝重新带回大众视野并发扬光大。

武馆里的摔跤少年

马玉兵的老家在商丘,祖父父亲均练习散打,他从小深受长辈影响,6岁进入当地武校学习,9岁转入北京西城体育学校。习武的同时兼职武行,他曾参与《大汉天子》《少年张三丰》等影视剧的拍摄,此后又前往河北一家少林武校学习。

15岁时,马玉兵重回北京遇到“跤痴”李宝如先生,开始接触摔跤运动并深深地感受到该项运动的魅力。李宝如曾担任北京摔跤队、散打队教练,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

在竞技体育中,摔跤运动以其激烈、身体对抗性强的特点备受瞩目,少年马玉兵身材瘦高,开始并不被教练寄予厚望,总是站在队伍后面默默训练。武术基础成为摔跤的助力,马玉兵在跟比自己多学两年的师兄比拼中获胜,让师父刮目相看并且教授他诸多技巧。

摔跤冠军立下传承志向

马玉兵在摔跤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他通过艰苦训练不断提升自己,并参加比赛与顶尖高手过招,获得了2008年北京市中国式摔跤比赛冠军、2008年世界邀请赛巴黎市长杯中国式摔跤比赛冠军等优异成绩。

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马玉兵取得了中国式摔跤二级裁判员、中国式摔跤中级教练员、大众跆拳道中级教练员资格。在郑州大学学习期间,他前往欧洲、非洲等地游学,在法国巴黎从事中国式摔跤教学、在马提尼克群岛推广中国式摔跤。

“继承这项古老的绝技并将其发扬光大,值得年轻一代去努力。”马玉兵说。

是身体锻炼更是心灵修炼

马玉兵在大学毕业后辗转北京广安业余体校、郑州陈中跆拳道及家乡商丘的武馆从事教练工作,进入红云武馆后又开始引导更多年轻人投入这项运动。

“摔跤训练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律性。”马玉兵说,目前在武馆中接受训练的学员以小学生为主,家长希望通过传统摔跤训练增强孩子的体质。马玉兵认为摔跤不仅是身体锻炼,更是心灵修炼,孩子们在训练中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更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品格,希望他们能早日展现出耀眼的光芒。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