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新闻 PDF版阅读

中消协提示: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赵文君)中国消费者协会25日发布消费提示,近期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提醒消费者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为何“免密支付”会造成盗刷漏洞?“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

据介绍,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如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若被他人获取账号或设备,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部分平台免密额度虽设单笔上限,但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仍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盗刷交易隐蔽性强,往往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如游戏充值、App订阅等完成,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

如何降低盗刷风险?中消协建议,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权限。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养成定期对账习惯,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定期检查订阅服务,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动续费项目。

一旦遭遇盗刷后怎么办?中消协建议,若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同时留存证据,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如遇消费纠纷,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维权。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2025-03-15,10592| 2025-03-14,10584| 2025-03-13,10572| 2025-03-12,10564| 2025-03-11,10556| 2025-03-10,1054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