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功夫小子逆境中飞扬梦想

冯昊博在训练中

本报记者 袁建龙 汪永森 文/图

出拳、抡肘、顶膝、扫腿……中原腹地,功夫之都,嵩山脚下,无数的功夫少年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人生梦想。在登封市中岳少林文武学校,少年冯昊博挥洒的汗水中伴随着欢笑,逆境重生的故事正在上演。

困境少年的武校新家

3月24日,中岳少林文武学校训练场上,站在队列第一排领操的冯昊博眼神坚定,步伐稳健,一招一式中,小洪拳的风采尽显。这个来自巩义市鲁庄镇外河村的男孩,用拼搏和努力书写着逆袭的故事。

冯昊博是家中独子,但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又意外去世,他只能跟随姑姑生活。姑姑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家里条件并不宽裕,冯昊博的童年记忆里并没有漂亮的衣服、像样的书包、优越的伙食,但他有着对未来的憧憬。

2018年,外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康海晏得知中岳少林文武学校对孤儿免费,为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决定将6岁的冯昊博送到学校就读。永帝校长得知冯昊博的情况后,当即表示愿意免费接收这个孩子,直到将昊博教育至18周岁成人,自此冯昊博有了“新家”。

功夫小子的人生蜕变

“马步要像松,弓步要如弓!”进入中岳文武学校武术套路班后,教练的口令化作冯昊博心底的座右铭。晨跑、军训、基本功练习、套路分解动作,这个曾经调皮的男孩每天卡着6点的闹铃弹身而起,他深知在通往武术高峰的路上,唯有坚持不懈方能成就非凡。

他在汗水中练习拳法,拳风呼啸带起阵阵气浪;练习腿法,踢腿如鞭破空发出“嗖嗖”声响。每一次出拳、每一脚踢出,都凝聚着他对武术的热爱与对自我极限的挑战。

“这孩子眼里有光,小洪拳、功夫扇都是他的特长,还多次登台表演呢!”教练李嘉豪评价,小昊博是班级里的训练模范生,晨跑他总是早早到场,打磨套路动作反复不断,和队友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切磋武术动作技巧,刻苦自律也使他收获了好人缘。

转眼之间,入校6年,从黎明到黄昏,在中岳少林文武学校的校园里,小昊博的脸庞仍显稚嫩,眼神却充满坚毅,他在训练场的挥汗如雨间、在宿舍楼的生活琐碎中,悄然进行着一场关于自信、勇气与独立的蜕变。

筑梦续写逆袭的故事

“习千年国粹,育文化新人,我希望带着孩子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武术。”在中岳少林文武学校,孩子们在练功时会朗诵三字经和经典古文,教练李嘉豪认为少林功夫和传统文化结合,让不少孩子重拾自信、勇气和欢乐。

在传统文化和武术的双重滋润下,梦想的种子在12岁的冯昊博心中生根发芽,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武术教练,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给更多的家庭送上健康和欢笑!

提起孩子的变化,姑姑冯妙芳说:“昊博现在就像变了一个人,寒假回到家,依然坚持早上6点起床跑步,主动帮我干家务,晚上睡觉前,还给我端洗脚水呢。”

“以文领武、以武促文,孩子们受益很深。”永帝校长说,学校在读困境儿童及留守儿童学生超过300名,武术训练让孩子们肢体更灵活、智力得到开发,而传统文化的推广,也让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无私奉献。

少年筑梦,强国有我!练功场上,无数个“冯昊博”正在续写逆境重生的故事,他们身上传递的是功夫少年的文化自信,支撑他们梦想的是少林功夫的传承和骄傲。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