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新时代

新征程

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

本报记者 李娜 董艳竹 实习生 曹馨予 文 周甬 图

“以前只知道‘人大代表’这个名儿,现在能让咱老百姓看到‘人大代表’这个人儿……”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街道王砦村村民马新爱乐了,村儿里的事儿,她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帮着解决了不少。

“我是社区书记,还是区人大代表,在联络站给咱老百姓解决事情,我比以前方便多了……”惠济区人大代表、宏达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晓红笑了,双重身份双重责任,她觉得很是光荣。

“听说有村民打零工不好就业,我就帮着解决了几十个村民就业;听说租房子贵,我就把职工宿舍变成家庭宿舍,让他们免费住……”惠济区人大代表、郑州市协和制药厂总经理李洋开怀了,作为企业家得益于郑州的发展,作为人大代表能回馈百姓,这让他成就感满满——

在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400平方米的民主阵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33位四级人大代表和58名街道居民议事代表,如同“毛细血管”般覆盖3个村9个社区;4年时间完成民主实践“三级跳”,阵地不仅“建起来”“转起来”,更是“活起来”。这里不仅是“民意直通车”,还是“幸福加油站”。

在这里,民主理念融入民生改善的“毛细血管”,代表履职从“会议期间”延伸到“随时随地”,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密码”。

小站点承载大民生

3月15日一大早,惠济区长兴路街道王砦村村民马新爱就步履匆匆地来到了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今儿人大代表、王璐书记在站里,我得抓紧反映下江山路一小孩子们上下学过马路的事儿。”马新爱口中的“站里”,就是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这里不仅是河南省首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郑州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郑州市“三官一员”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试点,更是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实践样本”。 (下转二版)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2025-03-15,10592| 2025-03-14,10584| 2025-03-13,10572| 2025-03-12,10564| 2025-03-11,10556| 2025-03-10,10548| 2025-03-09,10544| 2025-03-08,10536| 2025-03-07,10528| 2025-03-06,105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