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感受乡村新脉动

海上桥村的文艺演出

本报记者 谢庆 实习生 曹馨予 文/图

当第一缕阳光跃过青龙山的脊梁,伊洛河的碧波便泛起金色的涟漪。巩义的清晨,是从千年石窟的斑驳光影里醒来的,是从康百万庄园的雕花窗棂间流淌出来的,更是从海上桥村写生大学生的笔尖跳跃而出的——这座河洛名城,正以文化为笔,在青山绿水间书写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守护绿水青山 释放生态红利

周末,从郑州市区来到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的赵先生一家人一下车便放飞了自我。俩孩子在山林间打闹嬉耍,赵先生夫妇则一边在山间漫步,一边感叹这里漫山遍野的树木颜色如同油画。“现在看到的是黄绿交替,夏天看到的是郁郁葱葱,让人自行脑补过段时间的勃勃生机,很有意思。”赵先生感慨道。

南岭新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绿色植被覆盖率约80%,这里山连山,山重山,万峰竞秀。山中,悬崖峭壁,林木遍布,泉鸣玉佩,鸟啭笙簧。秀峰、奇泉、怪石、深潭,令游客流连忘返。

据南岭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振介绍,南岭新村今天的秀美风光,其实是几代南岭人保护生态的结果。南岭沟壑纵横,土地是石渣地,不长庄稼。南岭靠着山,山上的石头是页岩石,一碰就碎,利用价值极低。指望不了山石,南岭人就靠勤劳的双手摘山果、采野菜、种小杂果等过日子,依然留住了绿水青山。随着精准扶贫的实施,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人来旅游,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村里新建了村组道路、登山步道、塘坝、蓄水池,解决了群众吃水难、走路难问题。为充分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游,该村还聘请专业机构做起了旅游规划。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村民也从中受益。走在这里,三两步就会出现农家乐宾馆和充满农村特色的餐馆,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家乡发展带来的红利。

(下转二版)

2025-05-20,11035| 2025-05-19,11027| 2025-05-18,11023| 2025-05-17,11019| 2025-05-16,11011| 2025-05-15,10991| 2025-05-14,10983| 2025-05-13,10975| 2025-05-12,10967| 2025-05-11,10963| 2025-05-10,10959| 2025-05-09,10951| 2025-05-08,10944| 2025-05-07,10936| 2025-05-06,10932| 2025-05-01,10928| 2025-04-30,10920| 2025-04-29,10904| 2025-04-28,10896| 2025-04-27,10892| 2025-04-26,10888| 2025-04-25,10880| 2025-04-24,10868| 2025-04-23,10860| 2025-04-22,10852| 2025-04-21,10844| 2025-04-20,10840| 2025-04-19,10836| 2025-04-18,10828| 2025-04-17,108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