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辉 王红)全省首例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为一名重症心衰患者“重启”人生。昨日,记者从该院获悉,患者目前恢复良好,各项身体指标趋于正常,这标志着我省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患者马先生今年45岁,半年内骤减10公斤,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双心室衰竭,急需“换心”救命。
根据病人实际状况,等待适合心脏移植供体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而如果选择传统的植入单心室辅助装置,带给患者心脏“引擎”强度又不够。经过多学科医疗团队反复评估,最终,医生决定为病人实施双心室辅助植入术。
“双心室辅助植入术就是通过左心室和右心房的主入路,将人工血管分别吻合到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而实现对双心室的同步辅助,适合全心衰竭,且难以得获得心脏供体的患者,或者是不适合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据该院副院长杨斌介绍,“该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植入‘人工心脏’,可以帮助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泵血功能。”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3月26日,杨斌带领团队精准操作,成功完成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如同为患者体内安上了“双引擎”。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据介绍,现在国内主流的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主要是左心辅助,对于右心功能不好的患者,目前只能等待移植。由于每年器官捐献数量有限,等待供体的过程中,患者病情随时可能恶化。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能够在供体短缺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过渡治疗,大大增加了患者生存的希望。
此次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成功实施,填补了我省心脏病诊疗的一项技术空白,也标志着我省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