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匡惜惜 周艳丽 文/图
春日的阳光洒在中牟新区官渡镇十里铺村西侧的玻璃加工车间(如图),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正有序地将定制玻璃分类码放。
这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一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如今,这里不仅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更体现了十里铺村盘活闲置资源、激活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村‘两委’多次商讨调研,决定将占地3000平方米的荒废垃圾场进行清理整合,于2023年6月引进了玻璃加工企业,仅租赁部分土地就为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还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益。”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张宝磊说,类似的盘活案例在十里铺村并不少见,村内一座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闲置养老服务中心经改造后对外租赁,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十里铺村有多年大棚蔬菜种植传统,村内蔬菜大棚超1000座,但传统种植模式收益有限。为打破这一瓶颈,村“两委”利用闲置土地进行设施农业备案,计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与分拣仓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深加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同时还能帮助村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品牌。”张宝磊说,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农业从低效种植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从荒废土地到现代化车间,从传统种植到产业链延伸,十里铺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走出了一条资源整合、产业升级、集体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是中牟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又一缩影。
近年来,中牟新区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培育计划”,按照“3+10”工作思路,推动各村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推广十里铺村经验,进一步探索“农户受益+集体创收”的共富模式,因村施策,加快实现强村富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