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PDF版阅读

《悠悠金水情》:从现实地标到美学意象的升华

? 南豫见

漯河作家刘金涛新近推出的小说新作《悠悠金水情》,以郑州金水河这个现实地标作为原点、以文学想象为羽翼,使作品有了着落的本土文化依托。而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的这个地标,则多了一份超逸之气,呈现一种“在地”与“普适性”共存的审美意境。

现实中的金水河成了郑州母亲河的天然徽记,也变成了小说中流淌的文本。刘金涛把郑州城温润的气候特征,转译为文学想象空间的呼吸节奏——梧桐枝叶葱茏、春雨绵绵等,让滨河小区的烟火气和茶楼的心理咨询室,沿河呈现 “世俗与精神 ”的场域分布,并与前述意义空间互为表里。作品对“金水河发光”传说的重构,实现了地域文化的创造转换;现实中因“淘金治河”出名的金水河,在小说中被演绎为“投金祛疫”的道德寓言。

对于郑州人来说,金水河的文学回归是一场特殊意义的催化剂。它准确地锁定了本地人的空间记忆:“滨河一路梧桐”的诗句让诸多读者瞬间热泪盈眶。至于“烩面”“胡辣汤”则把家乡的味道,镌刻进了每个河南游子的心田。当然,并不仅仅有乡愁回荡在金水河上空,当孟德民坐在轮椅上碾过河岸步道的时候,郑州“无障碍设施工程”的现实症候也被悄然开启。冯大昆茶楼上的资本游戏,亦折射出了郑东新区金融城的商规法则。地域符号系连着个体经验和集体记忆的神经中枢。

《悠悠金水情》对金水河的艺术重写,并非仅仅停留在地理标识本身,它创造了“河流—城市—人性”的三重镜像机制。而创作实绩表明:所谓地域文学并非是地理坐标的简单移植,而是经由炼金术士式的想象,使精神图腾接续地域之根。当潋滟波光永远照耀在金水河的时候,古老的郑州也将青春永驻。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