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以数据监督护航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白文豪 黄美琪)“多亏纪委介入,78万元技改补贴3天时间就到账了!”日前,登封市某建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过去跑手续要交十几份各式各样的材料,现在系统自动比对数据,不用催、不用跑就享受到政策红利。这背后,是登封市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登封市纪委监委通过数字化监督手段,累计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事项78件,推动惠企资金兑现效率提升70%,企业满意度达到98.3%。

针对以往存在的涉企数据分散、人工比对效率低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注重打破“信息孤岛”,协同发展改革、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归集企业注册、税务、社保、招投标等数据1亿余条,搭建“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实现政策兑现、权力寻租、执法规范等关键环节“一键可查”。

围绕企业反映集中的“政策兑现慢”“审批踢皮球”等突出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全面梳理近3年来涉企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办情况,归纳总结出“应享未享政策”“重复检查罚款”“吃拿卡要”等8类高频顽瘴痼疾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惠企资金异常拨付”“超时限审批”等12项数据比对规则,构建“政策落实效能评估模型”。模型通过抓取企业申报记录与税务部门实际减税数据,发现某公司李某非法伪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企业研发费用等材料合同,骗取国家科技研发补贴和高新补贴24.4万余元,经立案调查,李某受到党纪处分,涉案资金全额追缴。

如今,走进登封市政务服务大厅,每个窗口都张贴着“码上监督”标识,企业扫码即可对服务质量进行打分。一条条实时汇聚的评价数据,正持续校准着营商环境“温度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完善数据+监督+治理机制,既当监督员更当护航者,让企业真切感受到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登封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