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巡察督办解民忧 水畅人和暖民心

本报讯(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绍光 陈小莉)昨日,随着最后一处供水管网修复加压完成,新密市青屏街办事处天园城中城小区60多户居民家中的水龙头重新涌出了清流。在新密市巡察组的全程督办下,一场持续10多天的供水难题终于解决。

事情要从3月底讲起,当时新密市委第二巡察组进驻青屏街办事处,连续两天接到20多个群众信访电话,反映天园城中城小区自3月26日起全面停水,居民生活陷入困境。其中,有七旬老人为提水上楼发愁,有学生因无法正常洗漱而抱怨,还有居民频繁打热线表达气愤。面对群众诉求,巡察组当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20分钟内派员赶赴现场,同步召集街道办、社区、物业及城市供水中心等单位举行联席协调会核实情况。

经深入调查分析,原来是小区供水主管道突发破裂。但是谁来维修呢?供水中心与物业双方各执一词。供水中心称与物业签订的协议约定“小区内的供水管线维护由业主和物业公司承担”,而物业反驳“主管道属供水中心权责范围,且水费直缴公司”。双方僵持不下,导致无人负责。巡察组现场调阅协议、比对政策,发现责任界定存在模糊地带,需更高层面协调。

问题没有妥善处理前,为了不影响居民生活,在巡察组的督促下,社区为居民增开临时取水点,先保障居民每日基本用水需要。在巡察组的积极协调下,水利部门介入此事,经过再次综合研判,判定由供水中心承担维修义务。责任明确后,巡察组督促供水中心24小时内组织施工,每日报告施工进度。

截至昨天上午,所有管道全部维修完毕,小区断水户供水恢复。年近八旬的李大爷高兴地说:“巡察组不仅督办修好了水管,更暖了大家的心哪!”此次停水事件的成功解决,是巡察工作深化“民呼我为”机制的缩影。为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由此巡察组建议供水中心全面排查同类协议纠纷隐患,建议街道建立“社区—物业—供水单位”三方应急协调机制,从源头减少责任推诿空间,充分保障居民的正当权益。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