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舞台艺术、身临其境的观赏效果……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飞”抵更多人身边。4月19日晚,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首场直播——原创话剧《林则徐》,让观众们直观、真切地感受到剧院新魅力。
当晚,2.5万余名观众在全国25家剧院、百余家影院和2所高校,通过超高清直播技术“同步共赏”这部舞台艺术精品,感受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凛然正气与家国情怀。
从殿堂到万家,艺术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2025年适逢林则徐诞辰240周年,“第二现场”首场直播选择了国家大剧院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原创话剧《林则徐》。该剧根据林则徐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到被诬罢官、思索图强的史实与历程,用戏剧的手段塑造了“数百年始得一出”的林则徐形象。
自2019年首演以来,话剧《林则徐》历经7轮50余场打磨,赴多地巡演。“特别希望通过戏剧表达的林则徐的精神,能够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体会到。”演出前,导演王筱頔通过直播向观众分享感受。
“话剧将虎门销烟的历史演绎得更加生动、鲜活,孩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哈尔滨市民胡博韬带着7岁的女儿前来观看。在海南,26岁的话剧爱好者李贺莹观看后兴奋不已:“直播画面能更清晰地欣赏到舞台布置细节、演员的表情,比以往观剧体验更丰富。”
“科技为舟,让艺术抵达每一个追寻美的心灵。”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说,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充分结合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播等先进技术,是国内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广、联动影剧院最多、协作技术环节最复杂的舞台演出直播活动。
科技赋能,“同步共赏”成为现实——
为了让观众“看得近、看得真、看得全、看得精”,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项目采用国产自研平台和技术解决方案,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超高清实时直播体系。
“这次直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大剧院的实时直播信号稳定、高质量地传输至各地剧院。”技术团队工作人员介绍,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团队攻坚克难,不断优化方案,对各地剧院进行多轮测试。运用“多机位、多景别、多角度”的影视化手段,借助超高清技术精准还原舞台现场氛围,让舞台艺术精品跨越空间局限,突破剧场边界。
“‘第二现场’为观众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观演选择。”哈尔滨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营销负责人张跃说,为迎接本次直播,哈尔滨大剧院与直播技术团队进行多次联调和测试,以确保直播画面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马荣国说,从舞台艺术“4K、8K+5G”直播到“线上系列”演出每周六晚持续播放,再到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的创新模式,国家大剧院始终在创新路上不断前行,以“艺术+科技”惠及更多大众。
不止于剧场,让艺术之美抵达更多观者——
“距离远、票难抢、好剧稀缺”是眼下不少观众和剧场面临的问题,“第二现场”的推出,让这些难题有了新解法。
“此次话剧直播票价亲民、形式新颖,观众能以更低成本享受一线演出资源。”合肥大剧院副总经理乔文说,“第二现场”项目显著扩大了优质文化资源的覆盖范围。“国家级优质文化资源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普惠传播,让成都地区观众无需跨城即可欣赏到顶尖艺术创作。”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总经理郝鑫说。
文化资源“沉下去”,观众幸福感“提上来”。据悉,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未来计划每年推出6场直播,将在艺术门类和艺术题材方面进行多元化和系列化呈现。
“文化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国家大剧院不只是剧场,还肩负着国家文化平台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让更多人了解艺术、认识艺术、热爱艺术。”王宁说。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