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PDF版阅读

大林寺的桃花

? 刘文方

有一种春天,叫大林寺的桃花。它开在公元817年的那个四月,让白居易妙笔生花;它开在白居易的心中,让他心中常驻春天;它也开在了古代诗词的历史长河中,至今还在人们心中霍霍地燃烧盛开。

四月的天空下,还残留着春日的气息,各种花收拢了春的灿烂和温情。乡野陌上,一场雨不邀而至。轻佻的风从乌云背后伸出一双手。肆无忌惮地撕破了一树繁花的内衣,花瓣零落进泥土,覆盖了大地,顺水飘荡。风飘落花,柳絮天涯,狂风伴骤雨,扫尽人间芬菲景致。

幽静寂远的午后,大林寺的木鱼不紧不慢地敲响,梵音洗去尘念,薄弱的灵魂,有了宁静的偎依。寺门在阵阵梵音中轻轻地被推开。一二十人依次步入,不约而同地目瞪口呆,只为那殿堂四周的朵朵桃花,或许是打扰了桃花的听禅,它们娇嗔般的表情侵入白居易等人的眼中。

惊喜?惊诧?意料之外?不可思议?在这芳菲已尽的时光,一张张粉红娇嫩的桃花,定格成他们怦怦心跳的一幅画卷。每朵桃花,是春天最美的形容词,就这样,它们开在了不合时令的季节里,远离尘嚣烟火,怯怯地藏在高山峰顶,掀开了另一个春天的序幕,为这次上天注定的不期而遇放纵地盛开。

惜春,恋春,怨春,恨春,居然错怪了春。木鱼声声,梵音缭绕,是禅语的诱惑还是它们耽搁了与春天约会的行程?大林寺的桃花啊,竟然玩起了捉迷藏,偷偷地躲在这高山古寺,参禅悟道起来。原来,春天从未走远,她一直在,只不过不为懂她的人打开心门而已。

《大林寺桃花》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之时。窃以为,此诗不像大众所说的带有沧桑感慨,反而体现出了他的似水柔肠,善良敏感,表达出只要心中常怀一个春天,四季都是春暖花开,就会意外与她不期而遇这样一种内心感受。

因为,白居易的心中是常驻春天的。白居易,字乐天。关于“乐天”的字,他有自己的理解:“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其实,“乐天”还来自于道家思想,即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乐天知命。白居易幼时读书,口舌生疮,手磨老茧,头发全白。可他却不以为苦,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勤奋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唐贞元年间,白居易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接着官至左拾遗,尽管曾被贬江州司马,但随后官至刑部尚书等要职。在诗文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留有《白氏长庆集》传于后世,在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是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一生算得上春风得意。

白居易的心中是常驻春天的,他多情、深情、专情,却不滥情,湘灵就是他永恒的春天。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对于白居易来说,他一生最钟情的地方就是徐州符离,即今天的安徽宿县。白居易11岁时家乡战乱,随母亲一同迁移至父亲任官之地符离,结识了比他小4岁的湘灵。两个人都喜欢音律,慢慢便玩到了一起,渐渐变成了朝夕不离的玩伴,白居易19岁时,湘灵15岁,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湘灵成了白居易的初恋,他深情地为湘灵写了一首诗《邻女》。

27岁时,白居易为了前程离开符离,路上一连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

分别后,白居易每天都承受相思之苦。29岁时白居易中进士后回到符离,恳请母亲同意他与湘灵成婚,但被拒绝。白居易在长安做了校书郎以后,将家迁至长安,临走又恳求母亲,但依旧遭到拒绝,并不允许他们再见面。为此二人只能偷偷告别,一首《潜离别》写尽了他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生死离别,而比生死离别更为痛苦的便是生生别离,生死离别的痛苦会随着时间淡化,而生生别离的痛苦则让人牵肠挂肚一生。白居易直到37岁时一直未婚,后来母亲以死相逼,他才和同僚的妹妹成婚,白居易对湘灵思之如狂,又写下四首诗歌《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寄远》《夜雨》。

唐玄宗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途中偶遇漂泊的湘灵父女,此时湘灵40岁,白居易已经44岁。刻骨铭心、昼思夜想的爱人不期而遇,二人相拥而泣。可是白居易已有家室,而湘灵依旧独自一人。白居易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慨,作诗两首《逢旧》。

53岁那年,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满回京。途中到符离老家打听湘灵的消息无果。至此满怀惆怅和无尽思念的白居易离开了符离,离开了那个让他一生都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无可奈何地把他和湘灵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爱,默默地放到了心里,留下一首首动人的诗歌和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任江州司马后,白居易偶遇琵琶女,当他写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时,当他写下“满座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情不自禁痛哭之时,那江州司马白居易哭的,或许不仅是仕途的失意,更多的还有他和湘灵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终生遗憾吧。

多年以后,白居易定居洛阳,独善其身,修身养性。老迈之年,仍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相伴左右,称得上潇洒快活至极。可是,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每晚子夜梦回,耳边和眼前还回荡浮现着梦里湘灵笑着叫他“白哥哥”的声音和画面。

梦醒了,手里空空,屋内空空,心里空空。

白居易心中常驻春天,因为心中有爱,有一种柔肠千结,他才写出了许多歌颂美好爱情的诗篇。其创作的《长恨歌》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尽管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从伦理道德上不为人赞许,结果还是一个悲剧,但是,经过他的生花妙笔,故事却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其中许多诗句千古传诵,经久不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当白居易意外看到大林寺的桃花那一刻,他的心中一定如沐春风,或许在那一刹那间,湘灵的身影一定在他的脑海里呼之欲出吧。

2025-04-22,10852| 2025-04-21,10844| 2025-04-20,10840| 2025-04-19,10836| 2025-04-18,10828| 2025-04-17,10816|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