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边春雨)“这积分制真中!扫扫院子能积分,红白事简办还有奖励,兑的米面油够吃好几个月!”近日,在中牟新区官渡镇金源社区积分超市里,刚用文明积分兑换完商品的张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像她这样参与积分兑换的家庭,如今在社区里已是百分百覆盖。
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文明新风尚扑面而来。自金源社区推行积分制管理以来,小小积分卡就像一把“金钥匙”,悄然打开了乡村治理新局面。“去年社区红白事简办4场,按老规矩算至少省下10万元,这还不包括志愿服务的无形价值。”社区负责人吴彩红算起细账,话语里透着自豪。
在积分制的激励下,金源社区正上演着动人蜕变。村里老干部彭建波主动将女儿的婚礼控制在10桌以内,每桌标准不超过300元;青年志愿者张素波每月参与环境整治,用积分兑换了电热水壶。“现在大家都抢着挣积分,前阵子环境卫生大整治,全村260口人,部分在外上班和上学,全村留守的80余人,就有将近40人带着工具自发上阵!”社区干部王绍青说起变化如数家珍。
移风易俗最怕“雨过地皮湿”,积分制让文明有了持久动力。金源社区创新推出“三三制”积分法:红白事简办奖350分、志愿服务每小时积50分、环境整治达标加80分,积分可兑换36类生活用品。由老党员和乡贤、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审团每月统计核查,红黑榜在公示栏实时更新,让文明行为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金源社区的积分制管理不仅“攒”出了文明乡风,更“兑”出了治理新效能。当文明积分成为百姓心中的“金疙瘩”,这场润物无声的文明实践,正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治理答卷。
革弊易俗非一日之寒,淳化民风当持之以恒。中牟新区官渡镇将深入推进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以数字化赋能构建“积分制+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积分小切口撬动乡村治理大提升,持续增进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