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盼盼)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程、太空探索……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4月23日,由河南省科协主办的首期“科普中原·前沿科技讲堂”在省科技馆举办,来自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500余人参加,行业专家围绕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展开深度分享与交流,激发前沿科技探索热情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
清华大学教授刘云浩受邀以《万物相联万物生:具身智能与数字先行》为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入剖析具身智能的内涵、前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超级场景,为首场活动带来一场内容丰富、充满前瞻性的报告。
据了解,“科普中原·前沿科技讲堂”是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科普法,主动适应科普工作新形势新任务,面向科技前沿开展科普的新实践。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出台了“科普十条”、《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科创中原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加强科普工作的政策文件,省科协通过大力实施“科普中原行动”和“科普筑基惠民工程”“现代科技馆体系推进工程”,全社会、全产业、全媒体互动的“大科普”平台加快形成,科普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优秀科普作品不断涌现。
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前沿科技科普,是服务百姓美好生活的崭新途径,也是推进科技人才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手段。省科协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投身前沿科技科普,持续拓展前沿科技知识普及的覆盖面,以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厚植创新发展沃土,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