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推广“便捷就医” 技术和观念都需突破

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就诊全流程,成为撬动优质服务的杠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于2021年1月组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目前选择11家市级医疗机构和4个区卫生健康委开展试点,将于6月底完成此项工作,实现7个“便捷就医”重点推广场景,包括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电子病历卡、查询核酸检测、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除了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外,其他6个场景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全市全覆盖。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更新,“便捷就医”的内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过去,患者挂号方便一些、看病和做检查排队的时间缩短一点、到医院停车不再难、医保报销等少跑一点路、节假日或下班时间也能够看门诊等,就可算是便捷。但信息时代的“便捷就医”远不止于此,电子病历一码携带、预约看病精准到分钟、翻开手机就能获得名医的诊疗、掌上支付随时进行、检查结果随处可查并相互认可、智能救护车成为“流动的医院”等,这才称得上便捷。

上海市7个“便捷就医”重点推广场景,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将给医疗带来无限可能。抗疫期间,车载移动方舱CT机实现远距离快速检查,这样的车载系统开到乡村,相当于医院的大型设备和诊断团队也深入到了乡村;5G解决了网络延时等问题,可让偏远地区的患者接受千里之外的专家亲手做的精细手术;健康码的内容日益丰富,将来可以载入个人健康信息,当再遇有人突发疾病倒地时,外人扫码就能为之提供精准急救;AI医生进入普通家庭、VR场景运用于互联网诊疗……医疗的便捷程度将远超想象,看病难和看病贵也将因此得到根本缓解。

信息时代推广“便捷就医”,当然要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完善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处方才能安全上线,开发更多智能医疗产品,才能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叠加的好处充分发挥,只有发展技术,“便捷就医”的内涵才能更加丰富。

但也要看到,光突破技术,不转变观念,“便捷就医”的美好场景也难以变成现实。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病历作为基础,需要病历电子化并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则以愿意共享本院结果和认可他院结果为前提。但很多医院在这些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信息鸿沟或孤岛仍然广泛存在。当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转等都难以走进现实时,其他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就更加无从谈起,新时代“便捷就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突破技术相对容易,突破观念更加困难,这是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因此,新时代“便捷就医”,不仅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更需要推动思想变革,并通过优化管理来疏畅信息管道、打破信息壁垒,让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医疗时代早日到来。 罗志华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