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看见郑州】——2025“首季奋进路”系列报道 金融“活水”惠民企

本报记者 安欣欣

开栏的话

今年一季度,随着多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郑州经济延续稳中有进态势,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平稳开局。

本报今起推出【看见郑州】——2025“首季奋进路”系列报道,从行业亮点、政策发力、企业发展等多角度记录城市的经济发展活力与奋进新貌,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奋战二季度、实现“双过半”。

今年一季度,郑州金融领域彰显蓬勃活力。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408亿元,同比增长4%。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其中,存款余额34484.4亿元,同比增长9.4%;贷款余额41403.1亿元,同比增长8.1%。这些数据不仅是郑州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见证,更凸显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

疏通小微企业融资“经络”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季度,郑州打出金融“组合拳”,深入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简化贷款流程,向总行争取普惠授信业务的风险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优化尽职免责管理办法,与区县(市)紧密对接开展前置性预审,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融资效率。目前,21家驻郑金融机构已全部建立融资项目快速绿色通道。

同时,引导驻郑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和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农户经营性贷款,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债务人,提前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做到应续尽续。

建设银行进一步下调普惠信用类、抵押类贷款利率;兴业银行实施差异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定价补贴期限由投放后首年调整为三年……在减费让利方面,郑州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减费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对清单内企业给予权限内最低利率。

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中受益。截至4月30日,郑州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申报数29.64万户,推荐数23.98万户,授信数22.08万户,三项指标排名均为全省第一。自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以来,截至4月30日,全市21家主要金融机构累计授信18.44万户、2429.91亿元,累计放款17.17万户、2082.59亿元。

(下转二版)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