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一篇章:郑之山

走进长寿山,就走进了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水田园画卷

本报记者 王战龙 谢庆 文 徐宗福 图

有些山,仅闻其名就令人心向往之。譬如,长寿山。

嵩山支脉青龙山北延至巩义市竹林镇,叫作长寿山,仿若宋词降落人间,既有山峰拔地起、云雾绕山腰的雄浑厚重,也有竹林掩幽径、风静闻鸟鸣的清丽婉约。

它一日之间风光各异,一年之中四时分明,是造化赠予的人间秘境,是大自然不经意的鬼斧神工。这片土地上,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蔚然而深秀,清流急湍曲水迢迢悠然而明丽,水光山色和人文景观填进宋词里,便成了一曲长短参差的《声声慢》。

百般景物堪图画

大自然是眷顾这个地方的。310国道过巩义市竹林镇,入南侧环山公路蜿蜒而上,便走进了一幅错落有致的山水田园画卷。

长寿山原名叫“三树岭”,因山上生长着三棵千年古橿树而得名。造化在这里挥毫泼墨,当墨点落在了大地上,便有了这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行——五连池、龙龟广场、三星宫、红叶长廊、梅花谷、樱花谷、海棠谷、一线天、牛郎山、石景公园……8.7平方公里的长寿山景区,洒落下80多个景点,50公里的观光车道串联起这些自然的遗珠,100多公里的步行道描绘出“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的绝美意境。

这里一日之间风景各不相同,日出,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倾洒在山头,云霞在山间缭绕;日中,碧空如洗,远山、村落、山路上的行人,一切尽收眼底;日暮,山渐渐化为墨影,风掠过山头,发出天籁之声。

这里四时风光各具千秋,春日登临,只见青山叠翠桃李争艳,夏日徐步,只觉山深林幽和风送爽,秋来登高,眼前漫山霜红色染群山,待到冬雪落下,便是山舞银蛇银装素裹。

徐步其间,就像闯进了宋词三百首,“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春山天欲收,天淡星稀小”……诗词画卷徐徐铺展。

满川红叶映人家

杨朔在《香山红叶》中写道:“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下转二版)

2025-05-17,11019| 2025-05-16,11011| 2025-05-15,10991| 2025-05-14,10983| 2025-05-13,10975| 2025-05-12,10967| 2025-05-11,10963| 2025-05-10,10959| 2025-05-09,10951| 2025-05-08,10944| 2025-05-07,10936| 2025-05-06,10932| 2025-05-01,10928| 2025-04-30,10920| 2025-04-29,10904| 2025-04-28,10896| 2025-04-27,10892| 2025-04-26,10888| 2025-04-25,10880| 2025-04-24,10868| 2025-04-23,10860| 2025-04-22,10852| 2025-04-21,10844| 2025-04-20,10840| 2025-04-19,10836| 2025-04-18,10828| 2025-04-17,10816|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