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科技赋能焕新彩

游客在园区体验扫码导览

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文/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手机中传出朗朗诗词声,这是荥阳市刘禹锡公园纪念馆门前的一个语音服务。为喜迎“5·19中国旅游日”,近日刘禹锡公园正式推出智慧导览系统,同步34处文化景点启用二维码讲解服务,不仅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游客体验,更以科技赋能弘扬传统诗歌文化,让知识传播与文化根脉在创新服务中焕发新活力。智慧语音导览自今年“五一”上线试运行以来,扫码游客已达5000余人,且反馈良好。

科技赋能,智慧导览新体验

禹锡园是以唐代文学家“诗豪”刘禹锡文化为主题的名园,园内亭台楼阁、石刻碑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次上线的智慧导览系统,是荥阳市园林中心响应文旅融合的号召,持续优化服务,提升游客游览体验,开展“公园+文化”的创新性尝试。由禹锡园和“三毛游”小程序联合完成,覆盖园区诗豪园广场、刘禹锡生平十二牌坊、刘禹锡文化纪念馆、鸿儒亭等核心景点,让诗豪文化“触手可及”。

便捷游览,一码解锁全园导览

游客进入景区之后,通过手机微信扫描景点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详细导览图及语音讲解,界面简洁,扫码操作无门槛,系统根据游客手机定位实时语音介绍,让游客仿佛有一位私人导游陪伴左右。

自2007年建成以来,刘禹锡公园紧紧围绕刘禹锡诗词文化,精心开展诗词文化传播,致力于让游客游览中感受诗词魅力、传承文化精髓。近三年接待中小学研学参观约160余场次、5.8万余人次。承办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河南省诗词协会采风活动等50余次。

文化推广,诗词景观“码上读懂”

智慧景区语音导览的上线,让公园“静态”诗词“活起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句名句配上专业的语音及背景音乐,使原本枯燥的诗词文化变得更有趣,既激发游客对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刘禹锡诗歌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禹锡园智慧导览系统的推出,打破了传统导览的局限性,让文化景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尤其是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与探索欲。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2025-06-13,11219| 2025-06-12,11207| 2025-06-11,11199| 2025-06-10,11191| 2025-06-09,11183| 2025-06-08,11179| 2025-06-07,11167| 2025-06-06,1115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