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铁装备生产车间 |
![]() |
行驶中的自动驾驶公交 |
本报记者 李娜 张昕 刘盼盼 文 李新华 图
时代的列车呼啸而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郑州市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那么,不妨来今日的郑州看一看——今年一季度,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9.9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省的44.9%,超额完成2025年一季度目标任务,实现“开门红”。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郑州日日新,又日新。
科技创新 释放澎湃动能
5月8日,山东莱州,三山岛金矿和瑞海矿业地下千米矿井内,由位于郑州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黄金壹号”和“海岳一号”“海岳二号”矿用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铿锵掘进。中铁装备,是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首倡地,如今的车间里,出口加拿大的“中铁1493号”盾构机、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的“中铁1515号”盾构机等定制产品正在有序组装。
不久前在北京,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现场,郑州中原科技城投资的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行者二号”人形机器人、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EAI战队分别以第三、第五名的成绩完成首秀。
这样的喜讯,近日尤其多。
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将拥有新的战略资本和战略优势。近年来,郑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布局,在种质资源创新、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成长空间。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郑州不断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在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一辆拥有4个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的宇通5G自动驾驶巴士,可实现自主超车、自主变道、自主识别红绿灯、自主进站、自动充电等功能,让车上乘客直呼过瘾。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