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5月12日,郑州、武汉、合肥等中部地区六个省会城市联合发布《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未来,六市将围绕战略协同、设施共建、服务提质、治理联动、开放协作五大方向,携手构建中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交通兴则百业旺。近年来,郑州不断厚植优势,织就“链”动世界的开放网络。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市共有国际道路运输企业6家,累计开通郑州直达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的13条国际公路运输线路。郑州还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稳定开行郑州—青岛港、郑州—宁波港等铁海联运班列,联合海关推动“陆海联动、海铁直运”业务模式创新,出口货物在郑州铁路口岸清关,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2024年集装箱铁水联运突破6万标箱,同比增长50%。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郑州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站位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大局,郑州将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奋力推动交通运输转型高质量发展,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的开路先锋。
8个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成效显现;“交通+”产业生态持续壮大……聚焦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郑州全力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跨越山海 连通万邦
5月14日傍晚,由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统筹运营的“河南首票跨境电商TIR卡班”满载着跨境电商商品从郑州经开综保区A区发车。
“这是河南省跨境电商9610和 TIR国际公路运输模式的首次探索,标志着河南成功打通‘跨境电商9610+TIR国际公路运输’创新链路,为跨境电商出口开辟出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看着TIR卡班顺利启运,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货运负责人李金雨欣喜地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十多年来,那些留在中原大地的难忘瞬间,那些重逾万钧的殷殷嘱托,激发起郑州人奋斗追梦的强大力量。郑州密织“空中、陆上、海上、数字”四条“丝绸之路”,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推动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
一批又一批货物从郑州出发,跨越山海,连通万邦,推动郑州“买全球 卖全球”业务快速增长。
来自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达369.89亿元,同比增长5.5%。
创新是推动郑州跨境电商发展的永恒动力。郑州在跨境电商领域拥有多项首创性制度创新成果,首创网购保税1210监管服务模式并在海内外复制推广,全国首家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率先探索“网购保税+线下自提”“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等新模式,为全国跨境电商发展贡献了“郑州智慧”。
“郑州跨境电商发展的创新能力、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敢为人先的创新方案解决能力、‘四路协同’的国际通道优势,以监管模式创新起步,以国际物流为先导,郑州闯出了一条跨境电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艳告诉记者。
仰视苍穹—— “网丝+空丝”融合发展不断提质。“郑州—塔什干—伊斯坦布尔”“郑州—塔什干—苏黎世”“郑州—巴库—列日”“郑州—马德里”“郑州—布达佩斯”“郑州—德比”等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陆续开通,搭建起高效便捷的空中物流通道。郑州机场构建起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
俯瞰大地—— “网丝+陆丝”对接合作持续深入。郑州创新“郑欧班列+跨境电商”新模式,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进出口运邮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不断扩大“朋友圈” 。 今年2月,作为我国首个和土库曼斯坦之间开展的公路直达运输业务, “郑州—阿什哈巴德”TIR运输线路顺利开通。
遥望大海——郑州无水港建设在持续加快,并获批郑州港国际代码。郑州—青岛等港口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开行,郑州至黄岛“豫鲁铁海快线”班列纳入国铁集团全路运行图。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从推动本土企业数字化转型到实现产工贸深入融合,郑州跨境电商企业立足本土优势产业,推动“电商+外贸+郑州制造”深度融合,实现了跨境电商与本土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双向渗透。
5月29日至31日,2025郑州跨境电商大会和外贸优品中华行(河南站)活动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以“货通全国 买卖全球”为主题,一场跨境电商盛宴又将精彩绽放。
天空蔚蓝,一架架银鹰展翅翱翔,组成郑州与世界互联互通、交流交融的瑰丽图景。
冲上云霄意味着不断追求新的开放与突破。朝着更广袤、更高远的蓝天,“国际郑”正在奋力高翔,与世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