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绍光)烈日炎炎,麦浪滚滚。昨日,记者在新密市牛店镇小寨村看到一台台收割机奔波在金色麦田,一辆辆运麦车穿梭于地头和村庄,新密市“三夏”麦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如图)。
初夏的新密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据了解,该市小麦面积38.12万亩,由于前期管理到位,普遍长势较好。为确保麦收工作顺利进行。5月初,新密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出台工作方案,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该市农业农村局早规划,早行动,中层以上干部联系片区,发展服务中心人员对接到村,逐级压实进度、安全和质量等责任。
强化农机化作业。新密市农业农村局抽调骨干人员,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农机服务小组和10支应急服务队,发展服务中心统筹调配了1750台(套)各类农机具,同时设立3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已发放跨区作业证50张,计划引进外地机车200余台。建立村级农机联络员制度,确保机械对接精准高效;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等渠道,及时向机手发布作业信息,引导农机有序流动,确保“麦有机收、机有麦割”。
加强麦收服务。新密市各乡镇办设置调度专班,指定专人负责与市级指挥中心对接,每日准确上报本地机收进度和需求信息。各乡镇要配备专职协调员,设立机械维修服务站,增设专用油供应点,坚持保通行、保油料、保维护、保安全。
预防灾害未雨绸缪。常态化开展麦田巡查和技术指导。对小麦中后期可能出现的大风倒伏、烂场雨等风险灾害及时提醒群众加强防范。对处于腊熟后期或完熟期的麦田,要抢在阴雨天气来临前及时收获,防止发芽霉变。
严禁焚烧保归仓。新密市把全面禁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开展专项行动,形成秸秆禁烧高压严控态势。充分发挥好“蓝天卫士”监测系统实时监控作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确保出现火点后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快速调度、及时处置,形成全面禁烧工作攻坚合力,确保麦子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