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郑州具备发展“快乐之城”的多重优势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

在刚刚过去的“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上,南腔北调的幽默艺术在古老又年轻的郑州碰撞出了璀璨火花。这场以快乐为主题的盛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郑州这座城市焕发出快乐的魅力,向全国观众展示出郑州的热情好客与自信乐观。

“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的成功在于站位全国范围,来参加‘方言幽默节’的都是各个地域方言幽默艺术的代表人物,真可谓‘一天听遍天下话,半日领略各地趣’。”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喷空创始人陈红旭表示。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幽默成了年轻人对抗压力的温柔武器,用笑声化解焦虑,以幽默消除内耗,这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他们拥抱世界、治愈心灵的独特态度。

在陈红旭看来,郑州具备发展“快乐之城”的多重优势。“从方言优势来看,从古至今‘中原雅言’一直作为全国官话流行。郑州话以‘河南话的味儿、普通话的字儿’形成的‘新派河南话’,好听、好懂、自带喜感。历届央视春晚之所以选择‘新派’河南话演小品,正是其原因所在。”陈红旭说,外地人来郑州看表演没有听不懂的困扰,自带喜感的“新派河南话”具有有腔有调、幽默风趣的特点,对游客的“郑州印象”无疑是一种加分。

郑州素有“天地之中”之称,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轻松实现“朝饮黄河水,午食粤式茶,晚品江南景”的惬意旅程。东、西、南、北全国各地艺术家与游客来郑州出行方便,快捷便利。加上好听、好懂、自带喜感的河南话与全国各地人都能无障碍快乐沟通,郑州举办全国方言幽默节的优势凸显。

“郑州地处中原,走在郑州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不同口音的人在这里扎根创业。无论是来自南方水乡的细腻身影,还是北方大漠的豪迈面容,郑州包容与接纳度很高。”长期从事文艺评论的双评表示,以“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为例,无论是四川的谐剧还是内蒙古的二人台,无论是上海的滑稽还是陕北说书,到郑州似乎没任何违和感,该响的“包袱”全响、该有的笑声都有。

“除了包容,郑州人还特别乐观,总能以独特的幽默将平凡的日子描绘成多彩的时光。”陈红旭认为,郑州人的乐观是刻在骨子里的生活哲学,幽默则是郑州的交流密码,在街头巷尾、家长里短中,处处流淌着令人会心一笑的烟火气。

方言幽默节过后,郑州成为全国方言幽默艺术交流与发展的理想沃土:既古老又青春的郑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方言魅力,为全国方言幽默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而各地的方言幽默艺术也为中原的幽默艺术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多元的视角,让郑州的幽默艺术生态更加丰富多彩。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