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麦子熟了·麦田“守望者” PDF版阅读

老麦客的“新把式”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吴飞

“这是我换的第10台收割机,厉害着哩,配备北斗定位,作业监测,智能哩很……”昨日,来自驻马店的麦客张贵叶指着新式收割机说。

在传统农耕时代,有一群叫作“麦客”的人。“客”即客人、外乡人,“麦客”就是帮忙收麦子的人。时代更迭,科技进步,“麦客”已成为历史,但新的“麦客”应运而生。跨区收割的农机手们,此刻正为了夏收马不停蹄。

今年是张贵叶两口子加入麦客队伍的第18个年头。张贵叶说,以前用的是48马力的轮式收割机,现在的是140马力的新款履带收割机。那时候装备落后,作业效率慢,一天从早忙到晚能收几十亩地,还总担心油不够用,还担心有故障了耽误作业。现在好了,一台机器加满油能作业好几天,还带有北斗导航,可以随时掌握位置、路线、作业量,厂家也能及时锁定机器位置,有故障了能协调就近的维修人员前来维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前麦收季,因信息不畅,跨区麦收没有固定的作业地点,“麦客”为找活、盲目流动,耽误时间、增加成本。

“现在不但机器厉害了,信息也更畅通了!这不,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建立了微信群,通过群聊给我们发布服务信息,让我们及时了解当地小麦分布、成熟度以及机器需求,让机手不扎堆,不跑空。”张贵叶开心地说,“群里还有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他们也会把收割需求发至群内,便于联系。”

张贵叶告诉记者:“未来一周天气晴好,我们要加快抢收进度,努力确保夏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小麦错峰成熟,中牟这边收完我们就再向北走。预计一周后,我就带着老伴一路向北,继续‘出征’了……”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