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二〇二五年河南省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去年以来,河南省以加快推进美丽河南建设为统领,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为核心,统筹环保与发展,守牢安全底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了改善向好态势,实现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6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河南省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成就进行发布。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

2024年,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6.1%、高于国定目标10.5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国家考核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定目标要求,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出省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有力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黄河干流水质连续5年达到Ⅱ类。国家考核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今年前几个月,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改善。

2024年全省优良天数248天、同比持平,重污染天数7.9天、同比减少2.9天。2025年1~5月,全省PM2.5浓度5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优良天数同比增加6.9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6天,各项主要指标均实现同比较大幅度改善。

2024年以来,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无废城市”建设全域共进

自2018年国家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河南省历经7年探索,经过梯次推进,实现了从局部试点到全域共进的全面展开。先是许昌作为国家第一批11个试点城市之一,以敢为人先的姿态率先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随后,郑州、洛阳、三门峡、南阳和兰考纳入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去年8月,又有11个省辖市和4个县启动了“无废城市”建设。自今年3月起,全省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为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先后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河南省“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等,建立了由26个省直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的全链条治理框架。2024年以来,省级联席会议共召开4次全省“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会,各成员单位积极行动、主动发力、强化帮扶。目前,全省已创建无废景区、无废工厂、无废社区等“无废细胞”3014个。 (下转二版)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