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讲述黄河故事 聚焦大河风光 “Touching黄河”采风团开启“打卡模式”

采风团“打卡”黄河文化公园 郑报全媒体记者 周甬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战龙 袁帅 杨丽萍 汪永森

无人机俯瞰万古大河;相机、手机聚焦大河奔涌;主播镜头尽展浩渺烟波。昨日,由沿黄九省记者,国内摄影家代表、航拍大咖、网红流量大咖、主播、知名UP主等组成的“Touching黄河”采风团打卡黄河边的荥阳汜水镇南屯村、黄河文化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处,用镜头讲述黄河故事,展现大河风光。

亲近黄河 感悟中原文化魅力

昔日“南岸古道饮马”,今成“屯里画中人家”。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黄河边的美丽乡村——荥阳南屯村饮马沟。相传“三英战吕布”前,吕布曾和坐骑赤兔马在南屯村饮水休整,人们将赤兔马饮水之河沟称为饮马沟。

漫步在南屯村饮马沟景区,一幅充满田园诗意的黄河美景映入眼帘。大家纷纷拿起手中的长枪短炮,“放飞”无人机,拍摄、记录眼前的壮丽景色。

“这里的景色非常细腻,很高兴能有机会走进黄河、了解郑州,我觉得郑州沿黄生态保护工作做得特别好。”山西媒体人刘灵丽说。

美丽的饮马沟让采风团一行印象深刻,在前往第二站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途中,大家在车上浏览、传阅、欣赏着自己拍摄的美景。

穿过种满樱花树的丰乐樱花园,采风团一行来到南水北调穿黄工程观景台,望着长江水和黄河水在此“握手”的壮观景象,大家赞叹连连。

“黄河不仅有雄浑壮丽的景色,更有见证历史风云变幻的厚重历史。”近距离触摸黄河奔涌的胜景,让摄影家们感慨不已。有摄影家表示,以后会专门抽时间来更细致地感受黄河,更深入地聆听黄河。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登长城非好汉,不游黄河心不甘”。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道出了无数炎黄子孙对母亲河的向往和眷恋之情。采风团一行第三站来到黄河中下游分界碑。黄河分界碑高耸入云,铜线贯穿地面划定了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登高远眺黄河美丽风光一览无遗。

面对眼前美景,来自全国各地的航拍大咖、摄影大咖跑前跑后,寻找最佳拍摄位置,无人机、摄像机的嗡嗡声和咔嚓声汇成一支动听的乐曲,在黄河边久久回荡。

“我们是海边城市,你们是沿河发展,海和河给人的感觉不同,但都让人想要去亲近。”苍梧晚报首席摄影记者王健民已是第四次来到河南,但在郑州近距离接触黄河却是第一次,他对郑州城市的建设发展、道路交通的发达便利,以及黄河流域生态面貌的改变赞不绝口。 (下转二版)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