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郑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公布 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做践行“两高四着力”的标杆模范

数“读”郑州高质量发展

(2019~2023)

●摸清二、三产业家底

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二产和三产活动的法人单位56.6万个,比2018年末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增加18.1万个,增长46.9%;

产业活动单位59.9万个,比2018年末增加18.6万个,增长45.1%;

个体经营户78.3万个,比2018年末增加28.4万个,增长57.0%。

●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壮大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6.0万个,从业人员58.7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80.6亿元。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2023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878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762个。

本报讯(记者 侯爱敏)历时两年、经过全市1.1万余名普查人员共同努力,郑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数据采集、审核、评估、验收等工作,普查结果昨日正式公布。数据显示,5年来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法人单位数量增长46.9%

从2023年4月开始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此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

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二产和三产活动的法人单位56.6万个,比2018年末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增加18.1万个,增长46.9%;产业活动单位59.9万个,增加18.6万个,增长45.1%。个体经营户78.3万个,增加28.4万个,增长57.0%。

按行业分,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的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20.8万个,占3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7万个,占15.4%;建筑业5.6万个,占9.9%。

按区域分,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数量在城区内位居前三的分别是:金水区13.3万个,占全市23.4%;郑东新区8.4万个,占14.8%;二七区4.7万个,占8.2%。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数量在县域内位居前三的分别是:新郑市3.3万个,占全市5.9%;荥阳市2.3万个,占全市4.1%;巩义市2.0万个,占全市3.5%。

三产就业主力军地位凸显

数据显示,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主力军地位日益凸显。

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12.5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113.8万人,增长22.8%,其中女性从业人员227.9万人。二产从业人员184.8万人,减少6.2万人,下降3.2%;三产从业人员427.7万人,增加120.0万人,增长39%。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59.8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82.6万人。

按行业分,二三产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104.2万人,占17.0%;建筑业88.9万人,占14.5%;制造业78.6万人,占12.8%。 (下转二版)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