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这本“存折”真稀奇 只存家风不存钱

“母爱是织进岁月的线,家风是刻进时光的纹。”高新区石佛办事处老俩河村妇联以一场别出心裁的“‘包’揽幸福·‘袋’爱回家”主题活动,让母爱的温情与家风的传承在针线交织中绽放,并以这场融合传统手工艺与家庭美德的活动为开端,启动了“家风存折”计划,通过记录家庭美德行为兑换手工课程,让好家风如竹节般节节生长,在乡土间扎下文明深根。

让传承有了鲜活模样。现场,最美家庭代表以优秀的家风故事和生动的家庭案例拉开了活动的帷幕,当模范家庭代表依次分享祖辈传下的“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等家训时,那些藏在灶台烟火里的叮咛、缝在书包补丁里的教诲,突然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正如村妇联负责人所说:“好家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母亲递来的一碗热汤里藏着的牵挂。”

一针一线都是爱的形状。“先将竹节手柄固定在包身,注意暗纹竹叶要顺着经纬走。”巾帼志愿者的指导声刚落,现场10多位母亲便迫不及待穿针引线。穿珠、锁边、缝竹柄,当质朴的棉麻布料在指尖化作叠叠竹叶纹的竹节包,58岁的张大姐举着作品笑出了皱纹:“年轻时给女儿缝书包,现在给自己做个‘时髦包’,这针脚里都是当年我妈教我的巧劲儿。”暗纹竹叶与竹节手柄的碰撞,让新中式美学在母女协作中完成了跨代传承,也让“家”的形状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以前觉得家风是大道理,现在知道是妈妈喊我回家吃饭的声调。”活动尾声,参与家庭将手写家风卡系在竹包提手上,组成了一道流动的“家风长廊”。这场活动如同一颗石子,在乡村文明的湖面漾开涟漪:既让旗袍与竹包的东方雅韵点亮了妇女们的文化生活,更让“忠厚传家远”的古训通过一针一线渗入心田。

活动策划人表示,家风是爱的唠叨与传承。家风就像一盏盏明灯,现在大家都深刻认识到了良好家风对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接下来“家风存折”活动将延续下去,只存家风不存钱,以家风传承润物无声,让大家感悟到优良家风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李颖 通讯员 张彩利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