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绿城文明新坐标 乡贤聚力助推乡村文明

前吕村道路宽阔整洁

前吕村古戏台前广场,几名村民围拢唱戏,旁边几位闲坐乘凉,几名儿童嬉戏玩耍。乡村夏日时光,显得平静而安详。

前吕村位于新郑市梨河镇西南部,旧名武陵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1250人。村口由荒沟改建而成的小游园鲜翠欲滴,鸟语花香。村党支部负责人说,全村有3个游园,主次干道全部绿化到位。前不久,这个村庄跻身全国文明村行列,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步入村史馆,一件件展品诉说着村庄的历史,也凝聚着村民的乡愁。以今昔对比展现乡村的巨大变化,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据介绍,前吕村的发展,离不开乡贤的支持,戏楼、村史馆、牌坊都是他们捐资兴建。

早在2013年,前吕村29名企业家、退休干部职工自发成立村爱心协会,成为村里较早的乡贤组织。村党支部积极引导,规范协会运作,形成济弱、助学、扬善、惠众4个工作方向,多种形式资助村里的大学生、贫困家庭、高龄老人和好婆媳。乡贤中的骨干田西庆,曾入选河南省乡村光荣榜,他多年来回报家乡,捐资助学,扶老爱幼,调解邻里纠纷,个人出资90万元建设戏楼广场。

10多年来,爱心协会捐助资金累计达70万元,受惠群众300余人次。村庄还开展“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通过制定标准、认领承诺、验收挂牌、公示表彰等,逐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村党支部的领导加上乡贤助力,村民祥和安定,村庄崇德向善,连续10年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村。

为提升村庄治理水平,村里邀请乡贤参加村民矛盾调解,在各界人士的参与下,通过“一约四会”,连年举办乡村光荣榜的评选,通过“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等群众身边典型评选,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前吕村将红白喜事标准等写入了村规民约,以减轻群众负担。将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纳入“四会”,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利用云喇叭、宣传栏、宣传条幅、微信群等积极宣传乡风文明。在重阳节、国庆节,组织全村60岁以上老人开展活动,通过送戏曲、送文艺演出、送长寿面、送礼物等形式,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与此同时,村里还建成养老院,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引进食品生产、服装加工、家具制造等企业,安排上百名村民就业。

本报记者 张立 文/图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