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PDF版阅读

言行一致是功夫

? 高玉成

言行一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从起心动意,到表达愿望,再到付诸行动,落地见效,往往会有很多意外,有时甚至南辕北辙。

贞观十五年的一天,唐太宗问魏征:“近来大臣们为什么不上书议论朝政了?”魏征说:“陛下只要虚心纳谏,就一定会有提意见的人。大臣们愿为国循身者少,爱惜自身的多,他们怕获罪,所以不愿上书言事。”太宗感叹道:“是啊,大臣们如果因议论朝政而被处以刑罚,与上刀山下火海有什么区别呢!”

这一问一答一感叹,说得多好,认识多么深刻呀。然而紧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大相径庭。

那一天,宰相房玄龄路遇少府少聊窦德素,问道:“北门近来正在营建的是什么?”窦德素就把房玄龄的问话反映给了太宗。太宗大怒,立即把房玄龄叫来训斥:“你只管执掌南衙政事就行了,北门小小的营建事,与你有什么相干?”房玄龄吓得连忙磕头谢罪。

此时正好魏征也在场,立即站出来说:“我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责备房玄龄,房玄龄又为什么要谢罪?房玄龄身为宰相,对宫廷内外事岂有不应知道的道理!如果营建的事是对的,他可以帮助促成其事;如果营造的事不妥,他可以请求停止营建。他询问有关部门是理所当然的呀。”太宗听后十分惭愧。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贤明之君,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著称,平时总是鼓励大家多提意见、当面批评,没想到在具体事情上,有时也管不住自己,把自己的一贯主张丢了个一干二净,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别人,足见言行一致并非易事。

言行一致要求说话和办事始终保持一致,不能把说出的话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只说不做;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但遗憾的是,在具体事情上,难免有人因为受主观干扰,客观诱惑,乃至情绪波动等影响,定力不足,总想动点小心思,走点小捷径,占一点小便宜,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或者逞一时之忿,意气用事,管不住自己。唐太宗就是因为没有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一时冲动,失去理智,才言行不一的;所以魏征批评他时,他才“上甚愧之”。

言行一致是一个长期实践、长期训练、长期自律的过程,必须时时心中有,处处事上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经常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格,因此言行一致不只是认知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种修行、一种功夫。漫不经心,三心二意,不严格约束自己,练不出功夫,也很难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只讲言行一致而不下功夫践行,本身就是言行不一的表现。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