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从播种到萌芽 河南省首个人工智能“种子队”正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任思领

当一群孩子围着电脑认真思考算法编程的魅力,脸上热烈的笑容映出的是人工智能的光芒。在郑州幼儿人工智能种子队中,AI成了孩子们成长的“隐形翅膀”。

河南省首个幼儿人工智能“种子队”成立于2022年7月9日,该队伍由河南省电子学会幼儿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组建,旨在积极践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策略。如今,三年已过,当初播种的科技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慢慢发芽。

三年来,河南省幼儿人工智能种子队代表河南出征各大科技比赛,足迹遍布全国,收获满满,他们数次捧起各项比赛的奖杯。他们首战2023WRC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就取得了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更是在2024WRC世界机器人大赛城市选拔赛启蒙组中包揽了冠亚季军,年底的全球总决赛,再创辉煌,取得了启蒙组冠军、亚军。三年的时间里,40名队员,86人次参加各级竞赛,获奖颇丰。在这里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为激发孩子们好奇心的“魔法伙伴”。

河南省电子学会幼儿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娟表示,少儿人工智能可帮助孩子们学习并拥有编程思维,培养孩子们的数据思维、启发式思维、逻辑推理、专注度和颠覆式创新等能力,从而使孩子们拥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种子队成员的家长眼里,在接触人工智能的三年来,孩子得到成长,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同时通过学习算法编程,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当AI进入孩子们的童年,科技向善守护着童年的本真。在学习算法编程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共同面对算法谜题,感受科技的乐趣。“在孩子学习编程时,能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们专注度的提升,我们父母可以一起帮助孩子进步,家庭的凝聚力也逐渐增加,同时通过不断打比赛,也锻炼了孩子们面对挫折时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一位孩子的家长表示。

刘志娟介绍,目前已有多项政策从顶层设计系统性夯实人工智能幼儿教育。今年,河南省电子学会幼儿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将面向全省4至7岁的学前教育儿童再次选拔种子队队员,本次选拔旨在进一步培养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我省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当孩子们在AI中畅游算法谜题时,他们获得的不仅是模式识别能力,更是对未知的主动探索精神。这一刻,人工智能技术的温度被展现,科技的魅力正在将抽象化为可感,将好奇孵化为创造,在每一次人机互动中埋下未来创新者的种子。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