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赵萌萌)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绘就文明乡风新画卷。今年以来,中牟新区万滩镇七里店村围绕“家风、民风、乡风”三风建设,运用移风易俗“加减乘除”工作法,强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制度“加力”,构建“硬约束+软引导”双轨体系:立规矩,明底线。将“婚宴每桌不超300元、彩礼不超3万元、丧事不超5天、随礼不超100元”等“新事简办13条”写入《七里店村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实行“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闭环管理。建机制,强保障。推行“党员联户包片制”,31名党员结对148户,每月上门开展宣教引导。对违规行为实行“红黄牌”预警,今年成功劝导取消豪华宴席2起,简办比例显著提升。
陋习“减码”,靶向破解“三大痛点”:减人情债。推行“百元封顶”随礼,创新“劳务帮办”替代现金,设“零彩礼新婚奖”,提供免费婚庆场地和农资礼包;减丧葬负。红白理事会提供“一站式”服务,治丧时间压缩至3~5天,费用降至1万元内,举办“孝善文化节”,为群众树立“重孝尽在身前供养”的理念;减陈规俗。转“娶媳妇”为“认闺女”,弘扬倡导“无高价彩礼、无奢华酒席、无低俗婚闹”的“三无婚礼”。
文化“乘效”,培育“浸润式”文明土壤: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阵地。打造“一园一廊一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家风家训长廊、百姓大舞台),张贴公益广告,开展“百条家训进百家”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深入家庭。开展“接地气”的文明实践。组建志愿队,开展“廊下议事”“田埂说新风”等活动,创作《移风易俗三句半》等作品,举办“爱心饺子宴”“最美家庭”评选,形成“选一户带一片”效应。
治理“除弊”,探索“数字+网格”精准赋能:将全村划分为2个网格,配备“网格员+红白事协管员”,并通过“基层数字化工作台”“随手拍”系统,动态分析婚丧嫁娶趋势,精准施策。
如今的七里店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成为自觉,“攀比少了、温情多了,浪费少了、节约多了”成为新常态。